乌兰戈楚组由C.P.伯基等于193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西岸巴伦索平台的坡上,其时代为晚始新世。主要为一套红色泥质沉积,自下而上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英砂岩、粉细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含钙质结核,其中存在层间侵蚀面。最大厚度为18.3米,上与下渐新统巴伦索组、下与上始新统西拉木伦组均为假整合接触。本组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计有10多个种,主要有:Gobiolagus andrewsi、Desmatolagus vetustus、Ardynomys alsoni、Anagale gobiensis、Mongolestes hadrodens、Metatitan primus、Embolotherium grangeri、E. andrewsi和Cadurcodonsp.等,但仅有Ardynomys alsoni和Embolotherium grangeri产于典型地点的乌兰戈楚组。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7124,"Name":"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ID":77269,"Name":"沉积地层与古生物学"},{"ID":77277,"Name":"〔断代史〕"},{"ID":205998,"Name":"岩石地层单元"},{"ID":206193,"Name":"乌兰戈楚组"}]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沉积地层与古生物学 . 〔断代史〕 . 岩石地层单元 . 乌兰戈楚组乌兰戈楚组
/Wulangechu Formation; Ulan Gochu Formation/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78次
中国陆相始新统的岩石地层单位。
- 英文名称
- Wulangechu Formation; Ulan Gochu Formation
- 所属学科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