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系统分析报告通过审批,则标志着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结束,可以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系统分析报告为领导审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提供依据,为用户验证和认可新系统的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案提供资料,也为系统设计师提供系统设计的标准。此外,系统分析报告还可作为评价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由于企业的领导和相关的业务人员一般不了解信息系统分析的流程和工作内容,为使他们能尽快地、准确地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做出审核,在系统分析报告中,概要阐述各工作环节的工作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是必要的。例如,在编码模型设计部分,应该简明扼要地介绍编码的作用、编码的分类、编码模型设计的基本原则、相关的标准编码,然后分别就不同的编码对象,详细阐述其设计依据和编码原则。为使报告易读,在编写系统分析报告时,切记不要将大量的图表列在正文中。基本要求是全面、系统、准确、翔实、清晰地表达系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系统功能。
系统分析报告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一般包含以下方面。①系统分析工作概述:包括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设计依据、术语约定等。②现行系统分析:是对详细调查工作的描述,包括组织发展概况、业务概况、组织结构设置、企业流程调查情况、信息载体调查情况。③系统需求分析:包括有关对现行系统分析、信息需求分析以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说明和解释,尤其要重点阐述企业未来可能的变化引起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阐述所建的企业模型的意义以及与现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④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包括新系统的目标、功能模型设计说明、数据模型逻辑设计说明、编码模型设计说明、决策模型设计说明、信息流程模型设计说明、子系统划分等内容。⑤新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阐述子系统功能分解的原则、考虑的事项,给出功能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功能的主要内容。⑥附录:包括系统分析中的各种图表,例如现行系统组织结构图、现行系统功能图、现行系统数据流程图及基本处理逻辑简述、信息载体调查表、现行系统全部信息载体、数据调查分析表、新系统功能图、新系统数据流程图、新系统数据字典、新系统处理逻辑小说明等图表。
若工作涉及多个子系统,则系统分析报告应该分为两部分,即系统总体分析报告和各子系统分析报告,前者包括有关企业的、系统的总体描述,总的设计原则、系统公共数据类和编码模型设计等的说明,子系统划分说明等;后者以相关子系统为目标,阐述与子系统分析相关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