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信息化 . 〔水利信息化技术〕 . 〔处理技术〕

水情译电

/translating for water information telegram/
条目作者程益联

程益联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87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8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水利部门将5位数字密码水情电报翻译成各种水文情报预报要素并记录于存储介质的过程。

英文名称
translating for water information telegram
所属学科
水利工程

水情译电经历了人工处理和计算机自动处理两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水文测站按时将降水量、水位、流量等水文情报预报要素编制成水情电报发送至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收到水情电报后,由专人对水情电报进行翻译并记录于水情记录本中,供水情人员使用。80年代中期,中国水利电力部开始使用计算机自动翻译水情电报,并写入共享索引文件,需要时,可利用专用软件进行查询。此后,随着计算机应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各地纷纷研制了大量适合本地需要的水情译电系统,并将水情信息直接写入数据库。21世纪初,随着水情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数字化,水情电报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水情译电也随之被水情信息接收处理软件取代。

水情译电解决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实时水文情报预报在水文测站与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之间快速传输问题。利用计算机自动翻译水情电报并记录于索引文件和数据库,为后续各种水情信息服务、洪水预报、洪水调度和防汛会商等一系列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 陈朝晖,徐贯午.FORTRAN语言与文件系统 第六讲 实时水情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文件管理.水文,1991,(5):60-6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