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功用和装置位置一般分为装饰檐幕、大幕、檐幕、侧幕、衬幕和天幕。防火幕因属于剧场建设规范规定的必备设备设施,与上述类型的幕种在应用上有所差异。
装饰檐幕位于建筑台口内沿至大幕前的空间内,悬挂在距离台口最近的一道吊杆上,作为固定设备使用,可以升降,主要用于台口装饰或悬挂会议、演出的会标。大幕悬挂于建筑台口内沿,位于防火幕和装饰檐幕之后,主要用于不同演出段落的分隔和遮蔽幕间布景迁换。舞台上通常设置2~4道衬幕(分别为二道幕、三道幕、四道幕),常用于戏曲、曲艺、独奏、独唱等形式的演出节目,其位置根据演出需要确定,同样用吊杆悬挂。檐幕、侧幕主要用以遮挡观众视线,以实现控制舞台画面可视区域的目的,通常使用黑色或墨绿色丝绒制成,一般是在每个景区的灯光吊杆之前装设一道,共设3~5道,其装置形式多数为直筒型,即每组檐幕、侧幕框定的可视区域与台口一致,根据演出的特殊要求,采用倒八字形或正八字形装置方法。通常情况下剧场设有黑色和白色两道天幕,主要用于舞台画面的背景效果处理以及表现远景或天空形象等。在侧景体系的布景中,天幕设置在最后层,主要分三类:①平天幕。整幅天幕吊挂在吊杆或舞台后墙天桥栏杆上。平天幕容易“穿帮”,所以往往需要同时装置若干道侧景或侧幕。②圆天幕。从三面围绕表演区,呈大于半圆形的天幕。优点是造成宽阔的空间效果,缺点是演员、布景上下场不方便,故不常使用。③ 弧形天幕。基本与平天幕相同,但在两侧边向外呈弧形伸展,比较常用。
幕的种类及位置:1.防火幕 2.装饰檐幕 3.大幕 4.侧幕 5.檐幕 6.衬幕(二道幕) 7. 衬幕(三道幕) 8. 衬幕(四道幕) 9.黑天幕 10.白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