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指数式产能方程是由M.A.谢尔哈特和E.L.罗林斯于1936年经过大量的现场观察提出的,是一种经常用于产能试井分析的经验关系式,以指数形式表示产量与压差的关系式,表达式为:
…(1) |
式中为日产气量(标准状态下);
为地层压力;
为井底流动压力;
为流动系数,描述产能曲线的位置;
为指数,描述产能曲线斜率的倒数。
把指数方程的两端取对数并变换公式等号左右两边,则有:
…(2) |
气井产能试井可以实测几组的数据。由式(2)可知,在双对数纸上作图,纵坐标为
,横坐标为
,用几组实测测井数据作出的
关系式应为一条直线(见图1)。该线称为稳定回压曲线或者产能指示曲线,四川气田称为指数式曲线。
对于式(2)而言,指数可表示为:
…(3) |
在所作的纵轴上取一个对数周期及相应的横轴读数、
,则:
…(4) |
正确试井取得的值通常在0.5与1.0之间。
时,直线与横轴成45度角,气流入井相当于层流,说明井底附近没有发生与流量相关的表皮效应,完全符合达西渗流规律。
时,直线段与横轴成63.5度角,表示气流入井完全符合非达西渗流规律。
由1.0向0.5减小,说明井底附近的视表皮系数可能增大。在测试过程中,如果井下积液随流量的增大而喷净,或者其他工艺等原因,可能出现
的情况。
说明试井存在问题,必须查明原因,重新进行试井。
延长直线段与纵轴的水平横轴相交,交点对应于横轴的读数
值,即为所求的系数
。这样做往往需要较大的双对数值,因此很少采用。若指数
已经确定,可直接取直线上的一个点求
值,例如:
…(5) |
和
并不总是常数,它们取决于与压力有关的流体性质。
主要与压力、流量有关。显然,当压力、流量未达稳定时,
是时间的函数。气井通过产能试井确定了
和
,也就确定了该井的产能经验方程式。有了产能经验方程式,可以画出气井的流入动态曲线。利用气井产能方程,也可以求出气井的
。
如果上述产能方程是针对等时试井或者修正等时试井所建立的,那么图1中的产能方程图示线将转换为图2。
图2中不稳定产能方程图示线是应用实际测试到的不稳定的产能测试点(图中的“●”点),通过直线回归后所得到的;稳定的产能方程图示线的做法是:先在图中点出稳定的产能测试点(图中的“▲”点),然后通过“▲”点画出不稳定产能方程图示线的平行线,即为稳定方程图示线。得到稳定的产能方程图示线后,同样可以做出气井的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求出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值。相对于二项式产能方程,指数式产能方程不能反映表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