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沉积地层与古生物学 . 〔断代史〕 . 奥陶系 . 〔上统〕1

桑比阶

/Sandbian Stage/
条目作者詹仁斌

詹仁斌

最后更新 2023-03-02
浏览 134
最后更新 2023-03-02
浏览 1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奥陶系上奥陶统的第一个阶。

英文名称
Sandbian Stage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桑比阶的同位素年龄大致是4.584亿~4.530亿年。桑比阶底界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是瑞典南部斯堪尼亚省的Fågelsång剖面,是由国际奥陶系分会、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于2001年批准确立的,以笔石Nemagraptus gracilis的首次出现层位为标志。然而,该剖面并不是当时国际间公认的桑比阶最好的剖面,当时确立的候选层型还有美国亚拉巴马州的Calera剖面和中国新疆柯坪大湾沟剖面,后两者从地层发育与出露以及化石产出等方面都要优于Fågelsång剖面,因为它们的笔石页岩地层中都夹有多层灰岩,均兼具笔石和牙形类这两个化石类群,对比潜力更大。但是,这两条剖面都存在明显的弱点:大湾沟剖面地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戈壁深处,只能徒步进入,且需要2个小时以上;Calera剖面位于一个私人水泥厂采石场内,没有特别允许不能进入,且剖面有很快被完全破坏的危险。

中国华南的桑比阶(即艾家山阶)非常发育,代表性的是庙坡组(或大田坝组)和宝塔组,分别代表桑比阶的下部和中上部。宝塔组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别延续2000多千米和近800千米,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桑比阶还记录了重要的海洋动物宏演化信息。三叶虫以Cyclopyge动物群为特色,腕足动物出现了重大变化,首次出现了在深水、较深水底域繁盛的叶月贝动物群(Foliomena Fauna),这是底栖壳相动物群首次向深水底域进发的典型代表,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该动物群最早在点状分布的庙坡组出现,之后迅速扩散,占领了几乎整个扬子台地,在桑比晚期还走出华南,向邻近的其他块体拓展(如华北、塔里木、掸泰等),直至全球广布。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