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艺术学 . 戏剧学 . 剧场 . 剧场技术 . 舞台

舞台

/stage/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91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9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剧场中演员进行表演的区域。

英文名称
stage
所属学科
戏剧

舞台是剧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一块升起的台面,高出观众席池座前排的地坪标高,目的是为了以较小的观众席升起幅度,获得更好的观众视线。但是这并非舞台唯一的形式。舞台有多种形式。历史上,世界各地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剧场,其舞台的形式都有所不同。舞台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表演艺术和观演模式导致的。尤其是观众席与舞台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舞台的形式和功能。舞台的形状主要有圆形、半圆形、矩形,也有其他几何形式的组合。不同舞台的尺寸相差悬殊。

舞台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根据舞台上部是否有覆盖,舞台可以分为开敞舞台和封闭舞台。

开敞舞台:舞台与观众席处于同一空间之下,舞台上空没有专门的覆盖物。例如古希腊剧场的舞台就是位于观众席前的一块开敞空地。

封闭舞台:舞台与观众席不在同一空间之下,舞台上空有覆盖物。例如,大部分欧洲歌剧院的舞台,其舞台上部类似箱体,称为箱形舞台或镜框式舞台,朝观众席开口。中国的传统戏台也是非开敞舞台,戏台上有建筑物覆盖,形式多样。

②根据舞台与观众席的关系,舞台可以分为尽端式舞台、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和周边式舞台。

尽端式舞台:舞台位于观众厅的一端,与观众席一面相对,常见于歌剧院。

伸出式舞台:舞台位于观众厅一端的局部,舞台凸出到观众席中,观众可从三面或180度环绕观看舞台。中国的茶园剧场的戏台就是伸出式舞台。

中心式舞台:舞台位于中央,观众席围绕四周。这种舞台是围观模式的体现,具有久远的历史。许多马戏剧场都是中心式舞台。

周边式舞台:舞台布置在观众席的外围,观众居中。这种舞台在一些试验性的剧场出现。

舞台的构成在不同的剧场类型中存在很大差异。镜框式舞台属于复杂的舞台类型。比如大型歌剧院的镜框式舞台,为满足演出的需要设计了巨大的空间并装备了复杂的设备。中国流行的“品”字形舞台源于德国的舞台设计,其组成包括了主舞台与三块辅台——后舞台、左侧舞台、右侧舞台(某些剧场辅台的数量多达8块甚至更多)。在主台之下还有容纳台下设备的台仓,在舞台之上有容纳台上设备的台塔。舞台机械设备主要有升降台、转台车台吊杆等。中国传统茶园剧场的戏台,通常空间较小,且很少使用舞台设备。由于观众席池座没有升起,因此戏台高度相对较高,以避免池座地坪上的观众视线相互遮挡,同时可让远处的人也能看到舞台。戏台后有少量的后台设施作为辅助。

舞台面通常是水平的,但是欧洲的一些剧场,由于观众席升起较小,采取了舞台向观众席倾斜的设计,同时还增强了透视感。某些特定剧目的剧场,甚至设计了垂直的舞台面,结合舞台设备,演出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节目。不同的表演艺术甚至剧目,也对舞台面设计有不同要求,比如有芭蕾台、冰台、水台等。但演出空间并不局限在舞台面上,演出空间还可以拓展到观众席区域,甚至剧场内的上空,达到与观众互动、活跃气氛的目的。演员在使用舞台时,通常需要有上场与下场通道,不同的舞台对此有所应对。中国戏台在后部有所谓“出将”“入相”的上下场口,歌剧院的左右侧台后部也有演员的上下场口。

实验性剧场的舞台并无一定之规,通常会根据演出需要设计搭建。在一些小剧场中,利用舞台机械的升降模块设计,也可以实现实验剧场的舞台多样化,满足多功能的观演需要。临时性的演出,通常采用临时搭建舞台的办法。具体措施多样,不一而足。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