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卡尔达诺是法齐奥•卡尔达诺(Fazio Cardano, c.1450~1524)和玛切莉(Chiara Micheri)的私生子。于1519~1525年在帕维亚大学和帕多瓦(Padua)大学学医,毕业后先后辗转萨科(Sacco)、盖拉雷特(Gallarate)、米兰等地行医,并通过赌博来贴补生计。1531年末,与露希娅(Lucia Bandarini)结婚,并生有二子一女。1534年,成为米兰皮亚蒂(Piattine)学校的数学讲师。1539年,成为米兰医学院的成员,并很快成为欧洲最有名望的医生;同年结识了N.塔尔塔利亚,并和L.费拉里(Lodovica Ferrari, 1522~1565)开始了对三、四次方程的系统研究。1543~1552年,担任帕维亚大学医学院院长。1552年,经长途旅行前往爱丁堡,为苏格兰大主教约翰•哈密尔顿(John Hamilton)治疗哮喘病。1557年,他的大儿子因毒杀出轨的妻子被处死。1562年,他被迫从帕维亚大学辞职并成为波伦亚大学的医学教授。1569年,他的小儿子因偷盗被逐出波伦亚。1570年,他因为不虔诚而被宗教裁判所逮捕入狱。在红衣主教莫罗内(Morone)和博罗梅奥(Borromeo)的干预下,他于三个月后获得保释,随后在家中被软禁了三个月。罗马教皇皮乌斯五世(Pius V, 1504~1572)邀请他于1571年来到罗马,并推荐他加入了罗马医学会,但是不允许他教学和出书。1575年他撰写自传《我的一生》(De Vita Propria, 1643),书中他的坦率让一些同时代人认为其性格古怪,这也导致了后人对他的误解。
卡尔达诺的著作现存约130种,绝大部分被收录在其《全集》(Opera Omnia, 1663)中,约7000余页。他的数学著作在代数学方面影响最大,表现出高超的方程变换和数值计算技巧。《大术》(Ars Magna, 1545)首次记载了三、四次方程的解法,开启了对代数法则的理论研究,标志着近代数学的开端。在计算方面,他用分数近似表示方根,其算法程序和牛顿切线法一致;在数值求解高次方程时,他最早使用了线性插值法。他的《游戏几率之书》(De Ludo Aleis, 1663)是欧洲第一部讨论概率论的著作,其中他以朴素的形式提出了大数定律和“幂定理”(指某事件重复n次发生的概率)。
卡尔达诺的两本自然科学百科全书《事物之精妙》(De Subtilitate, 1550)和《世间万物》(De Rerum Varietate, 1557)都有多个版本,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医学方面,他精于诊断并且外科手术技艺超群,首次提出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时钟和镜子,首次记载了斑疹伤寒病的治疗方法,修正了许多前人诊断中的错误,并对很多生理学和心理学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在物理学方面,他引入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并引入了力矩的概念;他首次通过物理实验方法估算出空气和水的密度比值。在哲学、运动学、机械学、流体动力学、地质学等方面,他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
卡尔达诺的数学与科学著作被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促进了人们对特殊学科和具体学科的深入研究。现在的科学和生活中仍在使用他的名字:一种机械学装置被称为卡尔达诺悬架,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被称为卡尔达诺公式,一种汽车的动力传送设备被称为卡尔达诺万向节,一种密码学装置被称为卡尔达诺格栅,还有一种游戏被命名为卡尔达诺环(又称中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