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法国巴黎。1974年获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哲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实习,随后返回巴斯德研究所从事逆转录病毒与癌症的研究。1988年,巴尔-西诺西在巴斯德研究所获得了教授职位,并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早期,全球发现了大量艾滋病病例,患者体内CD4+免疫T细胞大量减少而原因成谜。1983年,她与法国科学家L.蒙塔尼、J.-C.谢尔曼[注]等分离出早期艾滋病人肿大淋巴结细胞中的逆转录病毒,这种病毒后来被命名为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最早发现的艾滋病毒类型。HIV特异性攻击CD4+免疫T细胞,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丧失殆尽,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这一发现极大促进了艾滋病的诊断和救治,挽救了无数生命。
巴尔-西诺西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对逆转录病毒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宿主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在对抗艾滋病毒方面的作用、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以及开发抗艾滋病毒感染的药物等。此后,她致力于推进艾滋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以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联系和发展。她于2006年获得第四等法国荣誉军团勋章。2008年,她与L.蒙塔尼和H.zur豪森共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尔-西诺西多次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项目。她于2006年当选为国际艾滋病协会(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IAS)理事会成员,并于2012~2016年担任IAS主席。她同时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 UNAIDS)的顾问,致力于全球艾滋病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