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中国地理 .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变迁 . 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

中国城市群理论

/the theori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条目作者方创琳

方创琳

最后更新 2023-01-10
浏览 150
最后更新 2023-01-10
浏览 15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研究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都市圈(区)或大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中国城市群体的理论。

英文名称
the theori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所属学科
中国地理

中国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城市群体,是城市之间由竞争转为竞合的“一体化”过程和“同城化”过程。中国城市群是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即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进入中后期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等级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分工协作体系和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的城市集合体,也是城市之间有机联系、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形成的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环保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理论包括阶段性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交通运输体系演进理论和核心城市中心性价值理论等,城市群形成与发育阶段可划分为七大阶段,即分散独立式节点均衡发展阶段、单节点积聚的非均衡发展阶段、单体大都市区形成与继续拓展阶段、基于单节点的空间结构与职能结构整合发展阶段、多都市区一体化区域形成阶段、都市区整合发展与结构重组阶段、城市群稳定与持续发展阶段;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包括“单核结构”“双核结构”和 “多核结构”3种类型;城市群产业内部联系理论包括产业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这些理论是指导城市群形成发育、空间演变的重要理论基石。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