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树脂酸本身具有可聚合特性,其分子中的双键通过自由基聚合形成二聚体,与酚醛树脂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羧基与多元醇的羟基发生醇酸缩合制备松香基聚酯多元醇。树脂酸分子结构中存在空间位阻效应,聚合活性低,因此须经化学改性获得高活性的单体。
松香基单体的合成和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16年德国将松香树脂酸作为单体改性酚醛树脂用于金属防护涂料。1936年德国合成了松香树脂酸乙烯基酯单体。20世纪70年代波兰将松香树脂酸分别与马来酸酐、丙烯酸等经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加成反应,合成了马来海松酸酐(maleopimaric anhydride; MPA)和丙烯海松酸(acrylopimaric acid; APA)等羧基类单体,MPA和APA经缩聚反应可用于制备聚酯、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聚合物。21世纪初中国的储富祥等将脱氢枞酸与羟基或环氧基丙烯酸酯反应合成松香基丙烯酸酯单体。
松香基单体按聚合方法可分为缩聚类单体和加聚类单体。缩聚类单体主要有马来海松酸酐(MPA)、丙烯海松酸(APA)、左旋海松酸酮(dipimaryl ketone, DPK)、丙烯海松酸酮(diacrylopimaryl ketone; DAPK)、马来海松酸酮(DMPK)等。加聚类单体主要有树脂酸烯丙酯、脱氢枞酸乙烯酯、脱氢枞酸(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等。
利用松香树脂酸的双键和羧基官能团可以进一步开发具有多种聚合方式和功能的松香基单体,聚合后树脂酸三环菲骨架结构可赋予聚合物刚性、疏水性等多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