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

西台遗址

/Xitai/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259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25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北方地区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

英文名称
Xitai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
年代
距今6000~5300年
所属文化
红山文化
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阿府营子村西的坡岗上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87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阿府营子村西的坡岗上,坡下居民点俗称西台村。遗址分布于岗顶及南坡,南濒黑城子河[注],面积约5万平方米(一说16万平方米)。1987年发掘,发掘面积5000多平方米。以红山文化遗存为主,年代为距今6000~5300年,可分为前后相续的3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与赤峰西水泉遗址的红山文化大体相当。

红山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两道环壕包绕的区域内。两环壕彼此相接,大环壕略呈东北—西南向长的圆角长方形,周长600多米;小环壕紧接大环壕西北侧,略呈“П”字形,总长280米。两壕构成的外轮廓略似凸字形,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环壕的前侧(东南侧)边壕有3处似门址的断隔,一处靠近前壕的西南端;另两处位于前壕中部,二者之间的壕长约30米,正当前壕中央,出土众多遗物,其中以一套红衣黑彩的器座和钵的彩陶祭器组合最为显著。房址多为平面凸字形或近圆角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凸字形房址的凸出部多为门道,其中一座房址还出土有一尊女性陶塑像。坑穴的平面多近圆形或椭圆形,分为直壁、锅底状、口小底大的袋形等3种形制。窑址2座,均残,其中一座似双室窑。陶器习见敞口弧壁平底的夹砂陶筒形罐、敞口或直口的泥质陶平底钵,尚有小口鼓腹罐、敛口鼓腹罐、双耳敛肩瓮、斜口器、器座等,彩陶多见于泥质陶系的钵、罐、瓮、器座。

大环壕和个别房址内出土有10多件陶范,皆以未加淘洗的黄泥制成,烧成火候较低,表面呈黄褐色,多为长方体,以单扇较多,也有两扇相合的合范,个别为不规则形体。其中有2组完整的合范:其一长5厘米、宽3.5厘米,厚度分别为2厘米、1.5厘米,与浇口相连的是一对背向的短钩形凹槽,发掘者认为形似一对小鸟的头;其二长2.5厘米、宽2.1厘米,各厚1.2厘米,系整体制成后再以细线切割成两扇,与浇口相连的也是一对背向的短钩形凹槽,槽内残存软体植物纤维,推测是铸件形成后为便于起取而敷垫的隔层。这批陶范应是铸造铜器的用具,亦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冶铸遗存。遗址近旁黑城子河南岸的山体蕴藏着多金属矿,或含有红山文化先民采掘的矿源。

西台遗址出土合范(朱延平 供图)西台遗址出土合范(朱延平 供图)

遗址内还有兴隆洼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存,其中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均位于两环壕围绕的区域内。

  • 林秀贞,杨虎.红山文化西台类型的发现与研究//刘庆柱.考古学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