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白内障可造成接触者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致病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中毒性白内障。②非电离辐射性白内障,主要有微波白内障、红外线白内障和紫外线白内障。微波白内障指电磁波中300兆赫~300吉赫频率范围或1毫米~1米波长辐射所致眼晶状体损伤;红外线白内障是高温作业环境下热辐射,即波长短于3×10-6米红外线辐射所致晶状体损伤;接触紫外线也可引起白内障。③电离辐射性白内障分放射性白内障和电击性白内障。电击性白内障主要指检修带电电路、电器,以及因电器绝缘性能降低所致漏电等电流接触体表后发生的电击而造成的眼晶状体混浊。
发生职业性白内障后,相关处理措施包括:①治疗原则,按白内障常规治疗处理。如晶状体完全混浊,可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酌情配矫正眼镜,有条件者可行人工晶体移植术。②其他处理。职业性白内障晶体混浊为不可逆性损害,并可影响视觉功能(中心视力、视野),凡对视力发生确切影响者,应脱离接触。
职业性白内障的防护措施主要有:①严格遵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卫生宣传培训。②采取密闭及通风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③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皮肤污染。④控制各种辐射因素的辐射剂量。⑤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周期为一年;职业禁忌证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各种内眼疾病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