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卫生工程与技术〕 . 职业毒理学 . 醇及酚类中毒 . 氯乙醇中毒

氯乙醇中毒

/chloroethanol poisoning/
条目作者刘震

刘震

最后更新 2023-06-26
浏览 115
最后更新 2023-06-26
浏览 11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氯乙醇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损害为特征的中毒现象。

英文名称
chloroethanol poisoning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氯乙醇(CH2ClCH2OH)又名乙撑氯醇,为无色透明、具有挥发性、类似醚臭的甘油样液体,能溶于水、汽油、乙醇和多种有机溶剂。在涤纶生产中用于制备乙二醇,近代工业中主要用作醋酸纤维、油漆、树脂的溶剂,以及用于制造塑料、纸、染料、药物等。

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时,可产生氯乙醇蒸气。氯乙醇可由呼吸道、皮肤、消化道吸收,在体内代谢为氯乙醛。高浓度蒸气对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急性职业中毒常由皮肤吸收所致,症状轻微;严重中毒多由误服引起。

氯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数小时后出现剧烈头痛、疲乏、胸痛、呼吸困难、发绀、血尿、休克、谵妄、昏迷和呼吸衰竭等症状,长期接触可出现头痛、乏力、黏膜刺激、咳嗽、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发生氯乙醇中毒时,采取一般急救和对症治疗,冲洗眼睛和污染的皮肤;忌用肾上腺素,因氯乙醇可诱发心室颤动。

预防氯乙醇中毒的措施包括:在提纯浓缩工序中,应采用减压蒸馏工艺;检修时,除加强局部通风外,应佩戴活性炭口罩或防毒面具;由于氯乙醇可经橡胶渗透,故应选用聚乙烯手套以防皮肤污染;车间空气中氯乙醇(皮)阈限值为3毫克/立方米(TLV-TWA,美,198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