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业史、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一般来说诊断并不困难。
诊断可分四级:①铅吸收。仅尿铅或血铅升高但无临床症状者。②轻度铅中毒。除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尿铅或血铅升高症状外,有尿CP、尿6-ALA、血FEP、血ZPP中一项异常者。③中度铅中毒。在轻度铅中毒基础上,如出现腹绞痛、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某一项症状者。④重度铅中毒。铅麻痹或铅脑病者。驱铅试验可以辅助诊断,用CaNa2EDTA0.5~1.0g后,若尿铅≥1.45微摩尔/升(0.3毫克/升)而<3.86微摩尔/升(0.8毫克/升)者可诊断为铅吸收;若尿铅≥3.86微摩尔/升(0.8毫克/升)或4.82微摩尔/24小时(1.0毫克/24小时)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铅绞痛者应与阑尾炎、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胃穿孔、血紫质病等相鉴别。
对慢性铅中毒主要采用驱铅治疗,有肯定效果的络合剂驱铅作用强弱情况分别为:CaNa3DTPA(钙促排灵)>CaNa2EDTA(依地酸钠钙)>ZnNa;DTPA(锌促排灵)>Na-DMS(二巯丁二钠);DMSA(二巯基丁二酸)>811(整合羧酚)。具体用法如下:CaNa2EDTA或CaNa3DTPA1.0克,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加2%普鲁卡因2毫升),每日一次,连续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三个疗程即可;Na2DMS1.0克,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加2%普鲁卡因2毫升),每日一次,连用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三个疗程即可;DMSA0.5克,口服,每日三次,连用三天,停药四天为一疗程,一般用三个疗程即可。
铅绞痛治疗:①驱铅治疗。CaNa2EDTA1.0克,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或Na2DMS1.0克,静脉推注,每12小时一次,严重者可每6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或DMSA1.0克,口服,每6小时一次,至铅绞痛控制,以后按慢性铅中毒治疗方案进行;②对症治疗。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注射;针灸足三里、中脘、内关、三阴交等。
铅脑病治疗:先用BAL2.5毫克/千克肌肉注射,第1~2天后每4~6小时一次;以后每日1~2次,共5~7天,接着用CaNa2EDTA治疗,用法按慢性铅中毒治疗方案。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改革产品剂型;控制熔铅温度;加强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定期监测工作场所铅浓度;定期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及每半年或一年定期体检,血铅和ZPP可作为筛选指标,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对早期铅中毒病人及时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