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基础设施包括新一代信息网络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及经过智能化转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中信息网络设施包括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与“三网融合”等;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云计算中心,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政府数据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是城市发展的趋势与客观需要,包括水、电、气、热管网,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相对于传统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增加了感知、交互、智能判断、协同运作等能力,感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是其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的增量。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涵盖应用服务设施、网络支撑实施、物理支撑设施和终端/感知设施,因此应该通过分析各个层面建设主体,明确各自的建设运营模式。
在全球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推进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突出宏观层面的全局统筹和方向指引,统一构建的基础设施,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日本政府云计算专项等;另一类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部领域开展模式创新,通过多元化的引入社会资金、社会监管力量、社会专业与非专业建设资源来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地区有:上海市在带宽和服务领域竞争实力强劲,构建了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广东省在无线城市、区域物流信息交换枢纽、智能传感网等领域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国内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