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电子政务 . 电子政务标准 . 政务数据库系统

政务管理服务

/government security services/
条目作者郜颍颍

郜颍颍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79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7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前后所做的各种管理服务工作。

英文名称
government security services
所属学科
公共管理

政务管理服务包括: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前的需求分析。是指调查研究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前的现实需求,如《“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明确,到“十三五”末期要基本形成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构建形成大平台共享、大数据共治、大系统共治的顶层架构,“十三五”时期重点统筹建设的“两网、一平台、四库、六系统”等国家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②业务流程重组与梳理。是指政府业务流程重组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必需环节,但是与企业相比,政府的服务及管理活动具有其特殊性,所以政府的流程重组应该在保证政府管理活动持续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行。③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系统需要进行统一的设计,但因为行业和历史等等因素,各政府部门间存在大量的异构平台、异构数据等诸多问题:有的部门可能是各自开发的独立系统;有的部门现在还不需要集成到统一的系统。最终的发展趋势是统一的集成。④人员培训与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将制定培训计划、办理报到注册、提供后勤支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讲师、确定时间表、进行设施管理、进行课程评价等核心职能外包给企业或高校的一种培训方式,其目的在于将自身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职能,实现公共部门组织效益最大化。⑤电子政务系统软硬件设施的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建设和系统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其中运维阶段在生命周期中占了约80%的时间,同时约80%的效益是在运维阶段体现的。大量统计分析表明,IT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中,只有20%源自技术或产品(包括硬软件、网络、电力故障及天灾等),而80%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此前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重点投向了系统建设,对运维的理解仅限于技术维护工作,导致对运维阶段的资源投入不足。虽然在运维上逐步实行了机房管理、机房安全、机房值班等日常管理制度,但很多运维工作仍然采取低效的粗放分散式管理手段,运维人员常常依靠个人经验被动应对出现的故障,从故障发生前、处理中、事后的各个阶段都没有一整套规范化作业流程,缺乏运维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运维技术长期处于较低水准,导致系统运行质量不高,服务延误、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造成很大影响。如何使规模庞大复杂的电子政务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这对运维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