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千疮百孔、积重难返,凭借美国的大力扶持和朝鲜战争之机遇,日本经济很快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此后,更是成为东亚地区经济起飞的“领头雁”,一跃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电子政务发展方面,日本凭借其世界一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广泛深入的应用,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为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总体来说,日本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清晰的发展计划,这些计划也鲜明地将日本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日本电子政务发展史
日本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与规划发展历程。
- 英文名称
- the history of E-government in Japan
- 所属学科
- 公共管理
为了促进全国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日本2000年设立IT战略本部,于2001年5月31日首次召开会议,出台了有关2002年IT重点施政方针的“e-Japan2002”计划,为了支持这一方案的实施,日本政府在2002年财政预算中专门拨出2兆日元(相当于155亿美元)来实施该计划。该方案确立了日本IT实施计划的重点,确定了各项目标的实施单位与机构。同时,对建设“e-Japan(电子化日本)”作出了全面、科学和合理的部署。“e-Japan2002”计划的主要任务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建立国际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②振兴教育,培养人才。③促进电子商务。④推进公共领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⑤确保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及可靠性。
e-Japan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日本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为下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日本政府于2004年12月公布了新的“U-Japan”计划。这一计划的中心议题是希望以无所不在的网络为基本工具实现理想的信息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许多社会经济活动都将得到网络的全面支持。U-Japan计划旨在让日本于2010年成为“世界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领导者”,进而直接促进其他地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它的目标包括:①创造一种无缝接入和无线网络的环境,以期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宽带基础设施。②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推进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技术的创建、分配和使用,引进通用设计,促进信息与通信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③识别和澄清“消极”的问题以便问题得到解决。④促进“21世纪信息与通信技术战略的安全和保护”。⑤对越来越明显的重要问题作出响应。⑥制定“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的纲领。⑦不仅促进国内社会,而且促进国际市场和网络的政策。⑧从战略上推进研发标准化工作的优先领域,加强国际竞争力。
2009年7月6日,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的“i-Japan战略2015”,这里的“i”包含“Inclusion”和“Innovation”两层意思,“Inclusion”原意指“包容”,在这里引申为“信息通信技术要像阳光、水和空气那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Innovation”意指“创新”。这一战略是继日本政府推出的“e-Japan”“U-Japan”战略和“新IT改革战略”之后的后续发展蓝图,规划了日本全国至2015年的信息技术发展之路。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已进入到了将各种信息和业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云计算”时代。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要大力发展以绿色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环境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重大项目。制定“i-Japan战略2015”,日本政府希望能开拓支持日本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这一战略明确指出,到2015年要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信息化社会”,要让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改革整个经济社会,催生出新的活力,实现积极自主的创新。这一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易用性,突破阻碍其使用的各种障碍,确保信息安全,并最终通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向经济社会的全面渗透,以打造全新的日本。
在强大基础技术和基础建设的基础上,日本内阁于2016年颁布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正式提出发展深化“Society 5.0”——社会资源得到高度整合并可以智能地按需分配到每个人,这代表了继信息社会后的新一代社会变革。日本政府将ICT的基建、维护和高新科技的研发始终置于核心位置以维持其数字竞争地位,将数字化的基石和平台层面做到极致,配套法律构建、人才培育等政策,从而为后期战略部署做好铺垫,也促进了日本在数字内容、机器交互(M2M)和物联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扩展阅读
- 杨炎.国际对比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探索.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9):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