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初始阶段纯粹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由于其较强的娱乐性、健身性和大众性,受到很多人喜爱。1940年前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滨和巴西沿海地区便有了沙滩排球比赛。之后逐渐向地中海沿岸及太平洋沿岸国家传播。
1974年首届商业化“两人制”沙滩排球巡回赛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197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了有奖金的比赛。沙滩排球运动从单纯的民间娱乐活动发展成集娱乐、竞技于一体的体育活动。
1987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了第1届世界男子沙滩排球锦标赛,1988年国际排联正式成立了世界沙滩排球联合会。20世纪90年代,沙滩排球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同年,首届世界女子沙滩排球锦标赛在西班牙举行。经过国际排联不懈努力,1996年沙滩排球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沙滩排球运动在中国起步较晚。1994年举办了首届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1997年被列为第8届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7年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女子组决赛中国选手夺得银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田佳、王洁获得女子沙滩排球银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项目薛晨、张希位居第四。
201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
沙滩排球是在沙地上,而且是在有风雨和太阳等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比赛。比赛场上各有两名队员,比赛过程不能换人,需要有最佳的组合、合理的分工,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与协调配合。
沙滩排球比赛场区是至少有0.4米深且松软的细沙组成的水平沙滩。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8米的长方形。比赛用球由柔软和不吸水的材料制成,以适合室外条件,即使在下雨的环境下也能进行比赛。球的圆周为0.66~0.68米,重量为0.26~0.28千克,气压为0.175~0.225千克/平方厘米。沙滩排球比赛球网设在场地中央中心线的垂直上空,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
比赛由发球队员击球,球越过球网飞向对方场区开始,比赛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不能合法将球击回对方场区为止。采取3局2胜制,胜2局的队赢得比赛,每局比赛(决胜局除外)先得21分并至少领先对方2分的队胜1局,决胜局先得15分并至少领先对方2分的队获胜。每当比赛双方比分累积达到7分(第1、2局)、5分(决胜局)或7分、5分的倍数时,双方队员交换比赛场区。
发球技术,包括上手发球、跳发球等。垫球技术,包括双手垫球、挡球、倒地垫球、鱼跃垫球等。传球技术,主要有正面双手传球(多用于组织进攻)。扣吊球技术,包括重扣、轻打、指关节戳球等。拦网技术,包括跳起拦网、晃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