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之著。199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5年重印。该书是对我国近世四大戏曲声腔之一的梆子腔和所属各剧种唱腔音乐为对象的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五章:“梆子腔及其剧种”“梆子腔与吹腔关系的探索”“梆子腔的音乐结构形式”“梆子腔流传、衍变的规律”“梆子腔剧种音乐之比较”,另有一节“余韵”。作者在学习和研究大量历史文献和诸家论述的基础上,努力掌握相关曲谱等音乐资料,注重从音乐本体入手,特别是利用并主动争取各种机会到全国各地梆子腔流行区域考察调研,以求获得梆子腔在各地生存、流变的直接感知,并将它们同各类文献、音响、前人学术成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书中采取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梳理出了单一梆子腔剧种22个,以及含有梆子腔的多声腔剧种9个,对梆子腔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学术研究。其中既有纵向的历史探源,由近及远地梳理了梆子腔的源流脉络及其发展流变;也有横向的比较分析,清晰简约地归纳出了梆子腔各剧种唱腔音乐的共性特征及其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该书对大量有关唱腔乐谱的分类对照及分析研究,对于理清历史上许多同一腔调的异名、异读、讹记、转音等所带来的纷乱现象有较好的帮助。作者将音乐研究同历史文献及诸家考述的参证结合起来,得出“秦腔、梆子腔、吹腔、乱弹腔,就乐调来说是同质的”结论,并且提出“梆子腔,实在是出自与吹腔同质乐调的衍变”的猜想,也给戏曲界和音乐界的相关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论梆子腔》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