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系统工程〕 . 系统安全分析 . 系统危害分析 . 作业危害分析

作业危害分析

/job hazard analysis/
条目作者田水承

田水承

最后更新 2023-06-26
浏览 142
最后更新 2023-06-26
浏览 14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安全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

英文名称
job hazard analysis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又名
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

美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局(OSHA)于1998年、2002年先后出版了专门介绍作业危害分析的手册,并进行了两次修订。OSHA的一些规范都重视这种分析方法。加拿大职业安全健康中心曾对这种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作业危害分析将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订安全措施,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这种方法的基点是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作业危害分析的优点是由许多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危害分析,其结果是可以确定更为理想的操作程序。开展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辨识原来未知的危害,增加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知识,促进操作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得到更为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它还能用来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不经常进行的作业提供指导。作业危害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职业安全健康检查的标准,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作业危害分析适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许多石油和天然气企业采用此方法。

理想情况下,所有的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

确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①事故频率和后果。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作业。②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的作业。③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的作业。④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的作业。⑤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风险的作业。

选择作业活动之后,将其划分为若干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应是作业活动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

根据对作业活动的观察、掌握的事故(伤害)资料以及经验,依照危害辨识清单依次对每一步骤进行危害的辨识。辨识的危害列入分析表中。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危害辨识以后,需要制定消除或控制危害的对策。确定对策时,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具体对策依次为:①消除危害。消除危害是最有效的措施,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包括:改变工艺路线、修改现行工艺、以危害较小的物质替代、改善环境、完善或改换设备及工具。②控制危害。当危害不能消除时,采取隔离、机器防护、工作鞋等措施控制危害。修改作业程序完善危险操作步骤的操作规程、改变操作步骤的顺序以及增加一些操作程序。③减少暴露。这是没有其他解决办法时的一种选择。减少暴露的一种办法是减少在危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如完善设备以减少维修时间、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器材等。为了减轻事故的后果,设置一些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等。

确定的对策要填入分析表中。对策的描述应具体,说明应采取何种做法以及怎样做,避免过于原则的描述,如“小心”“仔细操作”等。

  • 沈斐敏,等.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 徐志胜.安全系统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 王广亮.作业危害分析法.现代职业安全,2003,(08):44-4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