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风险指在藏品保管、保护、修复、展示、运输、研究及相关情况下,由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导致藏品受到损伤的可能性。藏品所承受的风险,由环境风险、人为风险和灾害风险组成。①环境风险。指藏品的保存、运输、陈列环境给藏品带来损伤的可能性,其风险来源一般包括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和生物伤害。物理伤害主要来自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藏品产生的伤害,不同材质的藏品对温湿度和光照的需求各不相同,不恰当或不稳定的温湿度和光照,容易使藏品破裂、剥落、褪色以及老化;化学伤害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存储箱柜中的酸性物质,以及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对藏品产生的伤害,这些化学物质会使藏品遭到氧化和腐蚀;生物伤害主要来自霉菌侵蚀、虫蛀,以及有害动物的啃噬对藏品产生的损害。②人为风险。指人为原因造成藏品损伤的可能性,其风险来源按照人的主观意识分为主动伤害和被动伤害。主动伤害指人主动对藏品造成的伤害,如盗窃、破坏等;被动伤害主要是工作人员在藏品的保管、陈列、包装、搬运、摄影、修复等使用过程中无意间对文物造成的伤害。③灾害风险。指因自然灾害造成藏品损伤的可能性,其来源主要有火灾、气象灾害、地震等。
藏品风险防范的目的是避免或降低藏品风险,将藏品受到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藏品风险防范的主要环节有:①风险识别。指通过系统性工作寻找藏品的所有潜在风险,并将藏品风险的不确定性转变为明确的风险陈述的过程。把有关藏品的每一项活动设为一个过程,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逐项分析各个环节可能遭遇的风险,在每个独立的过程中找出其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藏品的包装、运输、展出、修复等,都可以视为一个个独立的过程,根据每个过程的特点,以藏品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为基础,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加以记录。②风险评估。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即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所掌握的统计资料、经过识别的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风险的概率,即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藏品损坏的规律性;二是预测风险的强度,即预测假设风险发生后导致博物馆藏品可能损坏的程度。③风险控制。指根据藏品风险识别和估测的结果,制定风险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活动过程。制定藏品风险计划是将按优先级排列的藏品风险列表转变为风险应对计划,包括以下内容制定藏品风险应对策略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行动步骤。藏品风险应对策略由接受、避免、减少、转移等方式组成。“接受”指藏品虽然有遭受风险的可能,但风险是可控或者对藏品危害极小的,这样的风险对于藏品而言是可以接受的;“避免”“减少”指让博物馆藏品回避或减少已知风险,从而保障藏品安全;“转移”指通过保险或其他方式将损失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