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 博物馆收藏与保护 . 藏品保护 . 〔藏品保护技术〕

纸质藏品保护技术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techniques of paper collection/
条目作者徐文娟

徐文娟

最后更新 2023-04-07
浏览 151
最后更新 2023-04-07
浏览 15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保存、保护纸质藏品的技术、方法等。

英文名称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techniques of paper collection
所属学科
博物馆学

纸质藏品保护技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纸质藏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研究纸质藏品材料的损坏原因与规律、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与方法实施保护修复处理,并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纸质藏品寿命。

纸质藏品是以纸为主要原材料,经特殊工艺过程制造或再经艺术创作加工而成,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一类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书画、古籍善本、经卷、碑刻拓本、文献、契约、地图等。纸质藏品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在造纸过程中大多还要加入动物胶、淀粉等,加之在修复时所用的各种糨糊原料等有机物,是霉菌、昆虫、老鼠等生物的营养源。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和微生物等环境因素,也对纸张老化影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造成藏品的变质和损坏。纸质藏品的主要病害包括:水渍、污迹、折痕、变色、变形、微生物损害、褶皱、粘连、断裂、残缺等。

纸质藏品的主要保护修复方法有清洗、脱酸、加固等。①清洗。清洗时要根据纸质藏品的污损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清洗方法。表面的积尘、固态污垢等可以采用毛刷、手术刀、面团等去污。水渍、霉斑或其他污渍等选用水、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进行局部清洗,或者通过淋洗、浸泡等进行整体清洗。清洗前,先对藏品写印材料作溶解性试验;清洗时不过度追求洁净,能用清水时不用化学试剂,如使用,需要严格控制用量,清洗后纸张不能有化学物质残留;对强度较差的纸张,清洗时将纸张放在玻璃板或竹帘上进行。②脱酸。酸化会导致纸张脆化,强度降低,影响到纸质藏品的长期保存。脱酸处理指用碱性物质处理中和纸中的酸性物质,从而延长纸质藏品寿命。脱酸方法有气相脱酸法和液相脱酸法两类。气相脱酸使用的是碱性气体,如氨气、吗啉、二乙基锌等,液相脱酸法是用碱性水溶液或碱性有机溶液,如用氢氧化钙溶液、碳酸氢钙溶液、碳酸氢镁溶液、氢氧化钡-甲醇溶液、醋酸镁-甲醇溶液、甲氧基甲基碳酸镁溶液等进行脱酸。③加固。加固是用某种树脂溶液涂刷、浸渍纸张,或者用纸、树脂膜、丝网进行裱托、热压等对脆弱藏品进行处理,是保护脆弱纸质藏品、延缓其寿命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装裱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传统加固技术,而对两面有文字或有图案的纸质藏品,可以选用纤维素类、聚乙烯类、丙烯酸类、硅氟类树脂按不同比例配成胶液,对纸张进行浸泡、刷涂,使纸张强度增加;还可以在脆弱纸张的表面加一层薄膜,如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尼龙、蚕丝等。加固用材料应满足如下条件:不含有害物质,对藏品无害;要耐老化,耐酸、碱、油、水、热和光;透明度要高,本身是无色的,并且不变色;加固后纸张要柔软而且可逆,一旦必要时,加固材料可以除去;对藏品无不良影响。④保存环境。藏品陈列时,使用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灯光,同时严格控制好光源的照明度和年曝光量。藏品保存环境要洁净、稳定,尽量置于无酸囊匣内保存。保存中要严格检查霉菌、害虫滋生情况,必要时进行熏蒸消毒处理。

  • 南京博物院.中国书画文化修复导则.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 奚三彩.纸质文物脱酸与加固方法的综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20(S1):85-9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