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浸出的目的是使物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组分能选择性地从固相转入液相。浸出过程所用的药剂称为浸出剂,浸出后所含目的组分的溶液称为浸出液,剩余残渣称为浸出渣。依据浸出药剂种类的不同,浸出可分为酸浸、碱浸、中性浸出等。对于溶剂的选择一般要求:①对目的组分选择性好。②浸出率高、速率快。③成本低,易制取,便于回收和循环使用。④对设备腐蚀性小。
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物料粒度及其特性、浸出温度和压力、搅拌速率、溶剂浓度等。通过有效控制以上因素,固体废物中的目的组分浸出进入溶液,后续可通过离子沉淀、电沉积、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方法从浸出液中提取或分离目的组分。
依浸出剂和被浸废料相对运动方式的不同,浸出分为顺流浸出、错流进出和逆流浸出3种。两者流动方向相同的浸出为顺流浸出,流动方向相错的为错流浸出,流动方向相反的为逆流浸出。依浸出过程中废料的运动方式,浸出分为渗滤浸出和搅拌浸出,前者多用于大规模矿业废物,如尾矿的浸出,后者用于数量较少的工业废物,如冶金、化工废渣的浸出。
浸出主要用于处理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且有价组分含量低的矿业废物、化工和冶金废物(见图)、电子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