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大地测量始于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随着激光测距和卫星测高技术发展,完善完成了全球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场模型。导航卫星系统的出现,开辟了测量与制图的新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包括GPS、Glonass、Galileo、BDS等。GNSS主要用于目标物的空间实时定位和不同地表覆盖的边界确定,其优点有: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定位;操作方便,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定位精度高;各测站间不需通视。
首页
[{"ID":42423,"Name":"工学"},{"ID":84231,"Name":"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ID":116415,"Name":"航天"},{"ID":205213,"Name":"〔航天技术应用〕"},{"ID":205219,"Name":"卫星导航"},{"ID":205220,"Name":"卫星导航系统"},{"ID":205222,"Name":"位置服务"}]
. 工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航天 . 〔航天技术应用〕 . 卫星导航 . 卫星导航系统 . 位置服务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地测量
/GNSS based earth measuring/
最后更新 2024-03-05
浏览 170次
利用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地面点定位以及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技术。
- 英文名称
- GNSS based earth measuring
- 所属学科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基于导航卫星系统的大地测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GNSS接收机对导航卫星进行跟踪观测,即可获得GNSS原始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必须加以预处理,包括剔除野值、周跳探测、模糊度标记等。②数据处理。将各GNSS接收机与各卫星观测数据组建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批处理、序贯最小二乘、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抗差滤波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③结果分析。基于小波分析、谱分析、噪声序列分析、极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基于导航卫星系统的大地测量主要有几何法和动力学法:①几何法。将卫星作为观测目标,由多个GNSS地面站同步观测,可以按照三维三角测量方法计算这些地面点之间的相对位置。20世纪60年代,很多国家曾用几何法建立空间三角网和地面三角网的洲际联测。这种方法用于建立全球、区域、国家重大工程的卫星大地网,求定测站点的大地坐标。②动力学法。把卫星作为运动的天体,并利用卫星离地球较近的特点,将它作为地球引力场的敏感器进行轨道摄动观测,根据卫星在轨道上受摄动力的运动规律,利用地面站对卫星的观测数据,就可以推求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参数,同时还可以精确计算卫星轨道和确定地面观测站的地心坐标。
基于导航卫星系统的大地测量的意义:①精确测定地面点坐标,建成全球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②精确测量地球大小、形状、极移、潮汐等。③用于海陆空导航,地质矿产勘探及军事。④监测地壳运动、极地冰盖变化、海平面变化、电离层浓度及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