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起飞、着陆或机动飞行时,使用机翼增升装置可以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和机动飞行的性能。机翼增升装置主要由各种前、后缘襟翼组成,通常安装在机翼的前缘或后缘,非使用状态下是机翼的一部分。位于前缘的增升装置有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位于后缘的是各种形式的后缘襟翼。
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机翼上设置增升装置。最初采用的是简单的后缘襟翼和开裂式襟翼。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又发展了各种高效率的后退式襟翼和多缝襟翼等增升装置。高效率的增升装置是实现短距起落飞机的主要手段。
飞机主要通过三个原则来达到增升目的:改变机翼剖面形状,增大机翼弯度;改变气流流动状态,控制边界层,延缓气流分离;增大机翼面积。按增加升力原理的不同,机翼增升装置分为空气动力增升装置和动力增升装置。①空气动力增升装置。用增加机翼弯度、面积和延缓气流分离的方法来增加升力的装置。这种增升装置包括简单襟翼、开裂式襟翼、开缝襟翼、后退式襟翼、前缘襟翼(简单襟翼和克鲁格襟翼)、前缘缝翼和边界层吹除(或吸入)襟翼,以及从发动机引气的吹气式襟翼等,如中国的歼7-Ⅲ飞机。②动力增升装置。通过发动机喷流或螺旋桨后的滑流流过机翼,采用偏转后缘襟翼的方法,使高速气流向下偏折,从而增大机翼升力。这种增升方法虽然是通过机翼实现的,但实质上是发动机的推力转向,从而得到附加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