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和秘书处设在法国巴黎。旨在为各国政府航天机构、企业、学术团体和专家搭建科技交流平台,推动国际航天合作,分享学术成果,促进知识传播,培养青年人才,表彰突出贡献个人和团体。截至2018年底,该联合会拥有来自68个国家366个成员,涉及政府机构、宇航企业、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大学等。
该联合会从成立起,每年在一个成员国举办一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同时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和宇航科技展览会。从2010年开始,每年围绕一个专题举办一次国际宇航联合会全球会议。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空间部长级会议。2013年开始设立名人堂奖项,表彰在职业生涯中对宇航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出版国际宇航大会论文集、季度简报和年度报告等。1976年成为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常驻观察员组织。
该联合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成员大会,每年与国际宇航大会(IAC)一起召开一次会议。管理机构是执行局,设置1名主席和12名副主席,由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任期3年,每年召开4次会议。设立若干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为全体成员大会和执行局提供专业支持。包括程序、出版、财务、会员与活动、国际组织和发展中国家联络等5个管理委员会,以及教育、学生活动、青年火箭实验、宇航生物学、空间和卫星通信、对地观测、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空间能源、推进、空间运输系统、材料和结构、宇航动力学、空间探索、空间站等若干技术委员会。
中国宇航学会于1980年被接纳为国际宇航联合会成员。截至2018年底,其中国成员有中国宇航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台湾航空太空学会等14家。中国有9人曾被选为执行局副主席。中国于1996年和2013年主办了第47届和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10年和2017年主办了国际宇航联合会月球探测全球会议和太空探索全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