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用来进行发动机在装机条件下推进系统的飞行安装推力校准和飞行阻力验证。由于飞机进气道特别是现代飞机隐身设计的复杂进气道和尾喷管内流及部分外流以及变几何调节的影响,加上飞机功率提取,发动机装机后的推力将产生显著的损失,全机推力台试验是获取发动机装机条件下飞机推进系统飞行推力最直接的手段,也是航空发动机推力校准及其安装、使用环境变化影响研究的基本设备。也可用来评定一架飞机在地面静止状态下,多台发动机同时工作时的飞机总可用推力。
全机推力试验台主要由试验台架、测试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试验台架是承力、承重的主体,实现对整个被试飞机的支承和固定,多采用“品”字形或“T”字形平面布局。测试系统实现测量参数的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和显示,主要由推力测量与校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遥测接收与数据记录系统等组成。监控系统实现对试验台所有设备和系统的控制与试验现场全方位监视。
美国、俄罗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建设了全机推力试验台。例如,俄罗斯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的全机推力试验台主要由“品”字形三个测力平台组成。该试验台在1983年进行了技术升级,曾利用该试验台开展了苏-27飞机的全机推力试验研究。美国全机推力试验台位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建于20世纪中叶,由四个测试平台组成。1967年,美国在该试验台开展了XB-70-1飞机全机推力测量试验,并且利用测量结果对YJ93-GE-3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的推力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中国第一座全机推力试验台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157#试验台,建于1963年,采用“T”字形台架布局,先后开展了歼-5系列、歼-6系列、歼-7系列、歼-8C、轰-6、运-7、运-8、运-12等多型飞机的全机推力(拉力)测量试验和涡喷-6甲、涡喷-7甲、涡喷-7乙、涡桨-6等多型发动机的装机推力测量校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438#试验台是中国第二座全机推力试验台,2013年建成,采用了“品”字形台架布局,最大承载重量达到100吨,最大可测推力588千牛,先后开展了歼-11、伊尔-76飞机(空台)、“小鹰”700全机推力测量以及某型发动机配装新机的全机推力测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