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硇洲镇孟岗村东南海边马鞍山上。旧址原有一座石塔,元代名儒刘耿阳曾登石塔作诗抒怀。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州湾法国公使署主持设计和建造,硇洲岛工匠招光义承建,1903年竣工,是世界仅有的两座水晶磨镜灯塔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灯塔由塔座、塔身和灯具三部分组成,通高约23米。塔基正方形,高5.9米,边长4.8米。塔身圆柱形,高16.05米,岩石砌筑。塔内阶梯为螺旋式。塔灯用160多块三棱水晶镜片组成蚌形凸透镜,底座盛水银3吨,灯光射程达26海里。塔内围绕中心柱盘旋而上的台阶共有68级,每级台阶与中心柱由同一块石头加工而成,台阶外侧与塔身外墙连接。
硇洲灯塔建成后,主要作为法国军舰和沿海商船进出广州湾、湛江内陆的航标灯塔。1945年,中国收回硇洲灯塔管理权。1989年对灯塔顶部进行维修。1996年,对灯塔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了灯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