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科种类不多,仅有1属,即嗜黏液蛞蝓属。主要分布于大陆和各岛屿。一般喜欢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从热带到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寒带缺乏。中国主要分布于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贵州、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台湾等地。国际上分布于东南亚、东亚及美洲地区。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203209,"Name":"软体动物门"},{"ID":203221,"Name":"腹足纲"},{"ID":203316,"Name":"肺螺亚纲"},{"ID":203336,"Name":"嗜粘液蛞蝓科"}]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软体动物门 . 腹足纲 . 肺螺亚纲 . 嗜粘液蛞蝓科嗜黏液蛞蝓科
/slug/
最后更新 2023-06-21
浏览 144次
柄眼目的一科。俗称鼻涕虫、蜒蚰。
- 英文名称
- slug
- 拉丁文名称
- Philomycidae
- 俗称
- 鼻涕虫、蜒蚰
- 目
- 柄眼目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无贝壳和盾片,外套膜很大,覆盖动物的整个背部。皮肤常具有花纹、斑点和皱褶。跖足面在纵向方面不纵分。呼吸孔位于身体前端,右能触角后,“肺”壁较薄而狭窄。颚片呈半月形,其上具有肋状突起,齿舌通常有1枚中央齿、数枚侧齿,缘齿有或无。触角收缩肌不与咽部收缩肌相连接。肾脏位于体右侧中部,由类似肾管组成。生殖系统包括两性腺、两性管、蛋白腺、输精管、输卵管、受精囊、子宫、受精囊管、泄殖腔、阴茎等。阴茎发达,其上并有性收缩肌,但无附属器官。生殖孔位于身体右侧头后部。
常栖息于住宅、农田附近阴暗潮湿的草丛中、石块下,某些种类可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爬行速度较之其他种类快,由于身体外没有保护的外壳,当受到刺激时能分泌大量的黏液。白天常躲藏在隐蔽处所,每当下雨,或黄昏、傍晚时分便爬出来活动,寻食、交配繁殖。具有夏眠和冬眠习性,在遇到恶劣自然条件时,多潜入石块下或土下10~15厘米深处,或躲藏在土壤缝隙中,不吃不喝以度过不良环境条件。食性杂食,它们取食方式是以颚片固定食物,以齿舌来舐刮食物,因此被舐刮过的植物叶片常留下一个个小空洞,与昆虫取食方式完全不同。常以菌类、各种植物幼芽、嫰叶为食。该科的许多种类为农业、园艺上的害虫,常为害各种蔬菜、豆类、棉花、苜蓿、桑苗、菌类、花卉等。有时在夜间爬到住宅内、厨房里寻食残剩饭菜、啃食纸屑,影响住宅厨房卫生,污染食品、器皿,又称“卫生害虫”,也是广州血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步行虫幼虫、沼蝇、鸟类、蛇、青蛙、蟾蜍和蜥蜴等是嗜黏液蛞蝓的天敌。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繁殖。卵生,所产卵常呈念珠状。
扩展阅读
- 陈元晓,田明,范彪.云南陆生贝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钱周兴,周卫川.中国常见陆生贝类图鉴.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