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中国民族语言 . 〔中国民族文字〕 . 〔现行民族文字〕

傣文

/Dai script/
条目作者张公瑾、周国炎撰黄行修订
条目作者张公瑾、周国炎撰

张公瑾、周国炎撰

黄行修订

黄行修订

最后更新 2023-02-28
浏览 262
最后更新 2023-02-28
浏览 26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云南省傣族使用的拼音文字。

英文名称
Dai script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民族学

因使用地区和文字形式的不同分为4种。西双版纳等地通行的称傣仂文,又称西双版纳傣文;德宏等地通行的称傣哪文,又称德宏傣文;瑞丽、澜沧、耿马等地部分地区使用的称傣绷文;金平县使用的称金平傣文,又称傣端文,其使用主体在越南。4种傣文都从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与老挝文、泰文、缅甸文、柬埔寨文同属一个体系。字序皆自左而右,行序自上而下,但形体结构互有不同。傣仂文和傣绷文为圆形字母,傣哪文为方形字母,金平傣文方圆兼备,并有一些尖角形字母。此外,1945年德国传教士与教会学校的傣族教师在云南新平县共同创制了注音字母形式的花腰傣文,也称新平傣文,没有推行。傣仂文和金平傣文的辅音字母较多,都分高音和低音两组,各拼3个声调;傣哪文和傣绷文辅音字母较简单,分别为19个和18个,不分高低音组;傣绷文与缅甸掸邦的掸文相同。傣仂文至少已使用七八百年,傣哪文始用于14世纪。这两种文字通行面较广,保存文献资料丰富。傣绷文和金平傣文创制年代尚待考证,使用面较窄,金平傣文文献不多。傣仂文和傣绷文有刻写在贝叶上的佛教经典贝叶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傣仂文和傣哪文分别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新傣文根据实际音位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或增添了声调符号,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进行了规范化。改进后的傣仂文有42个辅音字母,分高低两组,表示21个辅音音位,有90个表示元音及复合韵母的字母或字母的组合形式,另设计了两个声调符号。傣哪文改进后仍保留19个辅音字母。有84个表示元音及复合韵母的字母或字母的组合形式,并增加了5个声调符号。这两种傣文改进后,取消了原来的合体字和异体字,只保留了少量省略形式。声韵调系统清楚,文字结构严密,较便于学习与印刷。1986年5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关于使用老傣文的决议,此后,西双版纳新老两种傣文同时使用。

  • 喻翠容,罗美珍.傣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 周耀文,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