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察隅县境内。在中印边境东段也有大量分布。境外学者通常称这种语言为Idu-Mishmi。使用人口约有7000人。与周围僜人使用的达让语十分接近。
察隅县上察隅区的义都语有以下特点:
中国珞巴族义都支系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
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察隅县境内。在中印边境东段也有大量分布。境外学者通常称这种语言为Idu-Mishmi。使用人口约有7000人。与周围僜人使用的达让语十分接近。
察隅县上察隅区的义都语有以下特点:
有49个声母,其中单辅音声母31个,复辅音声母18个。单辅音中塞音、塞擦音分清、浊和清送气3套。复辅音声母包括同部位前置鼻冠与浊塞音、浊塞擦音构成的复辅音6个,塞音、塞擦音与ɹ、l后置辅音构成的复辅音10个,三合复辅音2个。有40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6个,复元音韵母16个,带辅音韵尾韵母17个。鼻音自成音节韵母1个。复元音韵母中由i介音构成的有5个,u介音构成的有2个,ɯ介音构成的2个,三合复元音3个,以i、u作韵尾的后响复元音各1个。鼻音自成音节韵母1个。有4个声调,调值分别为高平55、高降53、高升35和低降31。
义都语的词从结构来分析,有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单音节的单纯词较多,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派生词多为词根加词头、词尾或其他虚词组成。构词词头十分丰富,词根加词头组成的派生词约占词汇总数的一半。词头读的轻而短,有部分词头可以重读。丰富词汇的方式除了派生外,还有词根复合。复合的形式有并列、修饰、补充、支配、表述等。有相当数量的词与藏缅语族其他语言有同源关系,但也有不少借自藏语、印地语和汉语。汉语借词新词居多。
词类词可分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情感词、连词等10类。名词后加助词loŋ35bɹo31表示可数名词的多数。代词可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疑问代词、泛指代词。人称代词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各分单数、双数、多数。指示代词近指用i55he55(这),远指用ɑ55he55(那),指处所用i55jɑ35(这里),ɑ55jɑ35(那里);指性状用i55li55e55(这样),ɑ55i55e55(那样);指数量用i55he55hɹu55tɕi55(这些),ɑ55he55hɹu55tɕi55(那些)。疑问代词分代替人si55jɑ31、si55(谁)、代替物kɑ55di55(什么)、代替处所kɑ55kia55(哪里)、代替数量kɑ55di55ɡe53(多少)、代替性状kɑ55di55hoŋ35tɕi55(什么样)、代替时间kɑ55di55soŋ55(何时)。量词不丰富,数词与量词结合的词序为量词在前,数词在后。动词有体、态、趋向等语法范畴,均采用在动词后加词缀或词根屈折变化手段来表达。动词的体分将行体、进行体、已行体、完成体、经验体。分别加不同的后缀表示。态有自动态、使动态、互动态、被动态。方向分离心组和向心组,离心组表示动作是向离开说话者的方向进行,向心组表示动作朝说话者方向进行。各组都有4种不同的后缀。动词的名物化在动词后加thɯ55mɯ55表示。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后面可以加一些不能独立运用的音节,反映形容词的不同色彩,或说话者的感情色彩。结构助词分表示限制、施动、受动、工具、从由、比较等类。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动词。间接宾语一般要放在直接宾语之前。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数词、形容词数量词组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在中心词前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