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傣族有人口约126万人(2010),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等自治县。使用人口较多、分布较集中的方言有德宏方言和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主要分布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双江、镇康、沧源、孟连、澜沧、西盟、景谷、景东、保山、腾冲、昌宁等地;西双版纳方言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国国外说傣语的人群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境内。
傣语声母较少,韵母较多。西双版纳方言(以允景洪话为代表)有21个声母、90个韵母。德宏方言(以芒市话为代表)有16个声母、84个韵母。两个方言都有9个基本元音、9个韵尾。西双版纳方言的内爆音声母ɓ和ɗ在德宏方言并入m和l;这两个方言的声母x和s都可以分别自由变读作kh和ʦh;西双版纳方言里现声母读为p、t、k、ʦ、b、d、ʔ、j的阴平字,在德宏方言多数地方并入阳去。除上述两个方言以外,有些土语的辅音韵尾已不齐全,个别土语只剩下一两个鼻音韵尾。舒声调一般有6个,促声调3至4个。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词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动词谓语后。定语位于中心语后。副词作状语时,其位置有前有后,否定副词总是在前。词汇大多数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合成词,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3个音节以上的词大都是借词。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边可以附加一定的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迅速或减弱,或使形容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生动、细致。四音格结构很丰富。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早期的汉语借词大多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借词大多数是多音节的。由于受小乘佛教经书的影响,从巴利语、梵语借进了许多语词,这是不信奉小乘佛教傣族的傣语方言和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边疆人口聚居地区的方言土语之间的词汇差别较小,内地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土语,其词汇与边疆地区的差别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