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见于广东、台湾岛、海南岛及西沙群岛。国际上分布于西印度洋海岛、马斯克林群岛、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斯里兰卡、孟加拉湾、东印度群岛、澳大利亚北部、菲律宾及日本南部。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203038,"Name":"棘皮动物门"},{"ID":203075,"Name":"海参纲"},{"ID":203076,"Name":"海参科"},{"ID":203085,"Name":"棘辐肛参"}]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棘皮动物门 . 海参纲 . 海参科 . 棘辐肛参棘辐肛参
/deep-water redfish/
最后更新 2023-08-17
浏览 130次
楯手目海参科辐肛属的一种。
- 英文名称
- deep-water redfish
- 拉丁文名称
- Actinopyga echinites
- 目
- 楯手目
- 科
- 海参科
- 属
- 辐肛属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生活时体长150~350毫米,湿重200~300克。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肛门略偏于背面,周围有5枚石灰质小齿。背面密生许多尖锥形疣足,排列无规则。腹面平坦,形似足底,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纵带。皮肤内的骨片主要是微小的花纹样体和具有分叉的杆状体,但两者的形状和变化都很多,并且常有许多中间形式。生活时全体为栗子褐色,腹面颜色较浅。酒精标本颜色改变不大。
主要分布在水深小于10米的低潮区,多见于平坦的礁石和海草床中。幼体倾向于选择珊瑚石等片状的遮蔽物栖息。幼体移动速度为9厘米/小时,而成体移动速度可达900厘米/小时,在日落和日出时尤为活跃。在自然栖息地,密度最高可达1~3头/米2。
体长达到12厘米或者体重达到45~90克即为性成熟。雌雄异体,主要在12月到次年1月进行生殖,少见4月份生殖。有报道称该海参可以存活12年以上。
容易采捕,可以在低潮时手工采捕或者潜水采捕。主要销往亚洲市场的新加坡、中国及菲律宾。日本文献记载其有延缓溢血和治月经病的功能。在斯里兰卡及大部分亚洲国家已经采捕过度。大堡礁已经对该海参的捕捞规格进行了限定。
扩展阅读
- PURCELL S, SAMYN Y, CONAND C.Commercially important sea cucumbers of the world.Rome: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2012.
- KOHLER S, GAUDRON S M, CONAND C.Reproductive biology of Actinopyga echinites and other sea cucumbers from la réunion (western Indian Ocean): implications for fishery management.Western Indian Ocea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2009,8(1):97-111.
- Wiedemeyer, W. L.Biology of small juveniles of the tropical holothurian Actinopyga echinites: growth, mortality, and habitat preferences.Marine biology,1994,120(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