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及台湾等地(见地图)。国际上分布于越南、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及印度等国。为东洋界种类。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203209,"Name":"软体动物门"},{"ID":203221,"Name":"腹足纲"},{"ID":203316,"Name":"肺螺亚纲"},{"ID":203322,"Name":"扭轴蜗牛"},{"ID":203324,"Name":"齿口蜗牛"}]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软体动物门 . 腹足纲 . 肺螺亚纲 . 扭轴蜗牛 . 齿口蜗牛齿口蜗牛
/shell/
最后更新 2023-06-21
浏览 212次
柄眼目扭轴蜗牛科的一属。俗称天螺、蜒蚰螺、水牛等。统称蜗牛。
- 英文名称
- shell
- 拉丁文名称
- Odontartemon
- 俗称
- 天螺、蜒蚰螺、水牛
- 统称
- 蜗牛
- 目
- 柄眼目
- 科
- 扭轴蜗牛科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该种蜗牛贝壳较小,扭曲,呈斜圆柱形,在最后一螺层口缘背面有一些凹陷,在内唇处一般常有两枚壁板,其他处有数枚颚齿(见图)。
一般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多石灰岩的山区、丘陵地带和农田附近阴暗潮湿的草丛中、灌木丛中、石块或落叶、腐木下。它们取食方式是以颚片固定食物,以齿舌来舐刮食物,因此被舐刮过的植物叶片常留下一个个小空洞,与昆虫取食方式完全不同。常以植物嫩叶、幼芽、菌类、地衣为食,也是农业、园艺上的害虫,常为害各种农作物、花卉和果树等。齿口蜗牛具有夏眠和冬眠的习性。当遇到炎热干旱夏季或寒冷的冬季会不吃不喝休眠,分泌黏液将壳口封闭起来,以度过不良气候环境。此外,步行虫幼虫、沼蝇、鸟类、蛇、青蛙、蟾蜍和蜥蜴等是齿口蜗牛的天敌。
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卵生,卵为石灰质小圆颗粒,多产于缝隙中或土壤中,每次产卵几粒至十几粒,每个成熟个体均可繁殖。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陈元晓,田明,范彪.云南陆生贝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钱周兴,周卫川.中国常见陆生贝类图鉴.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