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中国从南到北的岩石海岸和红树林潮间带高潮区都有分布。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65525,"Name":"动物学"},{"ID":203209,"Name":"软体动物门"},{"ID":203221,"Name":"腹足纲"},{"ID":203223,"Name":"前鳃亚纲"},{"ID":203240,"Name":"中腹足目"},{"ID":203247,"Name":"滨螺科"}]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软体动物门 . 腹足纲 . 前鳃亚纲 . 中腹足目 . 滨螺科滨螺科
最后更新 2023-01-12
浏览 189次
中腹足目的一科。又称玉黍螺科。
- 拉丁文名称
- Littorinidae
- 又称
- 玉黍螺科
- 目
- 中腹足目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贝壳呈陀螺形、球形或圆锥形。壳型小到中等大,一般壳长不超过40毫米。螺旋部较小,体螺层较大,壳表面平,有时有螺旋纹、纵刻纹或者粒状突起。壳口完整,圆形或卵圆形。外唇薄,简单,壳轴加厚,一般无脐孔。厣角质,褐色,较薄,侧核。外套腔内栉状本鳃有时退化,由布满血管的腔内壁取代,行呼吸作用。滨螺科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为卵生或卵胎生。
主要生活在岩石岸硬底质潮间带的上区和红树林区域,喜群栖,以藻类为食。由于能较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因而具有忍耐干燥环境的能力,也是研究潮间带垂直划带的指标种。中国沿岸常见的有短滨螺,分布于广东以北;粗糙滨螺、中间拟滨螺、小结节滨螺(图1)及斑肋滨螺(图2)等种类在中国的南北沿岸都有分布。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为卵生或卵胎生。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张玺,齐钟彦.贝类学纲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 QI Z Y.Seashells of China.Beijing:China Ocea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