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卒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1926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4~1948年在维也纳大学任教,后移居英国、加拿大和美国。1950~1954年在渥太华大学任生物学教授。1954~1955年加入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1954年与A.拉波包特等人共同策划创建一般系统论学会(1956年正式建立时名为一般系统研究会,1988年更名为国际系统科学学会),出版《行为科学》杂志和《一般系统年鉴》。1955~1958年任洛杉矶西奈山医院生物研究所主任兼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教授。1961~1968年任艾伯塔大学理论生物学教授。1969~1972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理论生物学中心教授。
贝塔朗菲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建立关于生命组织的机体论,并从生命组织的机体概念出发,形成生物学的一般理论,最后发展成一般系统论。1937年在芝加哥大学C.莫里斯哲学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关于一般系统论的初步框架。1945年在《德国哲学周刊》发表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1947~1948年在美国讲学时,再次提出系统论思想。1950年在《科学》上发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开放系统理论》,1969年出版代表性专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成为系统科学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