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开始,1937年结束。由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农民戏剧研究委员会推行。研究委员会由熊佛西主持,瞿菊农、孙伏园、陈治策等组成,目的在于用戏剧手段去改变中国农村愚昧状况,教育农民走出愚昧麻木的状态,是一种扎实的、点滴的社会改良努力。1932~1933年是定县农民戏剧实验的初创阶段,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职员业余演出了《喇叭》《锄头健儿》《卧薪尝胆》(熊佛西作),以及《车夫之家》《穷途》等短剧。1934~1936年,深入各村,指导成立农民剧团,并协助导演和演出。主要剧目有反对迷信的《狐仙庙》、反对高利贷的《屠户》、根据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改编的《鸟国》(陈治策改编)和《过渡》(熊佛西编剧,杨村彬导演)、《龙王渠》(杨村彬编导,老志诚作曲,张鸣琦设计)等。演出形式上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员观众互动交融,音乐上采取民谣和小曲,舞台美术上借用年画和风俗画风格,更多地从农民能接受的传统审美习惯上予以发扬,使实验研究不断深入。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工作被迫停止活动,人员转移至长沙,改组为“抗战剧团”。
首页
[{"ID":42428,"Name":"艺术学"},{"ID":43457,"Name":"戏剧学"},{"ID":43515,"Name":"中国话剧"},{"ID":43516,"Name":"史论"},{"ID":43517,"Name":"戏剧运动"}]
. 艺术学 . 戏剧学 . 中国话剧 . 史论 . 戏剧运动定县农民戏剧实验
/experimental drama in Ding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461次
中国一批戏剧家到农民中推广话剧艺术的一项实验活动。
- 英文名称
- experimental drama in Ding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 开始时间
- 1932
- 结束地点
- 1937
- 目的
- 用戏剧手段去改变中国农村愚昧状况,教育农民走出愚昧麻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