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雷达特点是体积和重量受载机约束、功率孔径受平台空间结构和动力配电限制,以及具有良好的抗机械/电磁扰动性能,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功能:搜索、跟踪、地形测绘、地形跟随与地形回避、防撞、目标识别、轰炸瞄准、武器制导、地表勘探、侦察监视、气象探测等。
机载雷达按功能可分类为火力控制雷达、轰炸雷达、预警雷达、搜索和监视雷达、防撞雷达、侦察和成像雷达、气象雷达等;按波束指向控制方式可分类为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和机械相控阵联合扫描雷达;按工作机理可分类为连续波雷达、非相参脉冲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
第一部机载雷达于1937年在英国诞生,被用于搜索海面目标。之后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发射功率的增加以及收发合一等技术和器件的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单脉冲测角技术,代替了之前的单波束圆锥扫描的测角方式,解决了高精度测角和抗角度欺骗问题。1963年,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在美国装备F-4战斗机,其全相参的收发系统具有很强的地杂波抑制和地空动目标探测能力。随后各种多功能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相继问世。70年代后的机载雷达逐渐实现处理数字化和工作模式多功能化。自80年代起,机载相控阵雷达逐渐形成装备,全面提升了机载雷达的探测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机载雷达在作用距离、工作带宽、同时多目标跟踪、射频综合、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维修性等方面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机载雷达的小型化、自动化程度和自适应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并向着共形化、分布化、智能化、综合化、软件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