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航空 . 航空器强度 . 〔强度分析〕 . 〔复合材料强度分析〕

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composites/
条目作者杨胜春

杨胜春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34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3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低速(低能量)外来物冲击造成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

英文名称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f composites
所属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机在生产和使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外来物的冲击,从而在复合材料结构内部产生损伤,并严重威胁结构安全,常见的外来物的冲击包括:①飞机在生产或使用中螺丝刀、扳手、铆枪、手电钻等常用工具或工具箱可能掉落在制件上,造成损伤。②飞机起飞或着陆时,跑道上的碎石、螺钉或轮胎碎片形成的冲击。③地面停放或飞行时,遇到冰雹形成的冲击。④使用维护时油管嘴、车辆或工作台等工具的撞击。

低速(低能量)冲击一般不会使冲击表面产生目视可检的损伤形态,具有出现概率高、不易被发现的特点。但在结构内部可能会形成局部的脱粘、分层,造成潜在的初始缺陷,显著降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压缩强度,因此,低速冲击是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考虑的关键因素。

对于军机复合材料结构,一般采用目视勉强可检损伤(BVD)作为损伤容限设计和验证的初始缺陷要求,即以12.7mm的半球形钢制冲击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产生1.3mm深的凹坑,但其冲击能量截止值为136J。

对于民机复合材料结构,可以把各种外来物冲击损伤分为5类,其严重程度和对应的承载能力要求如下图所示。民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验证时,考虑的低速(低能量)冲击一般包括目视勉强可检损伤(barely visible impact damage; BVID)和目视易检损伤(visible impact damage; VID)。目视勉强可检损伤采用16毫米半球形钢制冲击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产生1.0毫米深的凹坑(冲击后立即测量,不考虑回弹)。目视易检损伤采用16毫米半球形钢制冲击头在复合材料结构表面产生2.5毫米深的凹坑(冲击后立即测量,不考虑回弹)。 

民机复合材料结构外来物冲击损伤民机复合材料结构外来物冲击损伤

  • 孙侠生.民用飞机结构强度刚度设计与验证指南:第一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