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监测的主要环节有:①资料收集。监测井布设之前,应收集区域地下水类型、自然水文地质单元特征、地下水流向及开发利用情况、城镇及工农业生产区分布、污水源及污水排放特征,以及监测井有关参数。监测井布设原则是以地下水类型区和开采强度分区为基础,并根据监测目的和精度要求合理布设各类监测井。监测井密度在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严重污染区密,非污染区稀。②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国家重点水质监测井应每月采样1次,全年12次;背景值监测井不得少于每年枯水期采样1次;国家一般水质监测井应在采样月采样,不得少于丰、平、枯水期各采样1次;地下水污染严重区域的监测井,应在每月采样1次;以地下水为主要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区根据日供水量确定采样次数;专用监测井采样时间与频次按监测目的与要求确定。采样容器与采样方法参照《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2018)中相关规定进行选择。③监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的确定。应反映地区地下水主要天然水化学和水污染状况,满足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要求;按本地区地下水功能用途选择,并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规定;矿区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区,可按照矿物成分、丰度进行选择;专用监测井按照监测目的与要求选择。分析方法应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对专用监测井、地下水资源普查的监测项目,可选用国家或水利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特殊监测项目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的,可采用ISO等标准分析方法,但其需要进行适用性检验。
首页
[{"ID":42423,"Name":"工学"},{"ID":83218,"Name":"水利工程"},{"ID":83354,"Name":"〔水资源与水生态〕"},{"ID":83382,"Name":"水资源质量"},{"ID":83383,"Name":"水体质量"},{"ID":83384,"Name":"水质监测"}]
. 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资源与水生态〕 . 水资源质量 . 水体质量 . 水质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55次
对存在于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变化进行趋势监视和测定,以评价水质状况与趋势的过程。
- 英文名称
-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 所属学科
- 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