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教育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健康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发展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1927年,英国成立全国健康教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1949年在总部设立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于1982年改组为“公众信息及健康教育处”。1951年成立国际健康教育联盟,今名国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联盟,总部设在巴黎,出版有季刊《促进与教育》,月刊《健康促进国际》和《健康教育研究》以及电子杂志《健康促进与教育在线评估》。联盟每三年举办一次大会。
为了保护和促进健康而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过程。狭义上,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包括讲授、培训、训练、咨询、指导等;广义上,一切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传播、健康技能传授或健康相关行为干预活动都属于健康教育范畴。
现代健康教育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健康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发展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1927年,英国成立全国健康教育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1949年在总部设立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于1982年改组为“公众信息及健康教育处”。1951年成立国际健康教育联盟,今名国际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联盟,总部设在巴黎,出版有季刊《促进与教育》,月刊《健康促进国际》和《健康教育研究》以及电子杂志《健康促进与教育在线评估》。联盟每三年举办一次大会。
①就有关健康的议题对人们进行教育的过程。运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人们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过程。②以目标人群为中心。健康干预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都需要目标人群的全面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清晰、策略是否合理、信息是否适宜、措施是否可行,目标人群最有发言权。③以行为改变为主要工作目标。④具有方法学与应用学科的双重性。作为方法学,健康教育与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方法学科一样,是所有医疗卫生人员都应掌握的,任何医疗卫生工作都离不开健康教育。而作为应用学科,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健康知识、理念和技能,帮助人们消除危害健康行为,养成促进健康行为,本身就能达到防治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⑤具有多学科性。健康教育在充分吸收和运用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⑥效果具有延迟性。除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过程中所采取的应急健康教育措施,或针对某种疾病的临床患者教育,能够产生即时和可测量的效果外,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其健康结局往往要等到几年、十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显现。
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维持、促进和改善个人和社区的健康,具体包括:①培育或激发个人和社区对预防疾病和维持理想的健康状态所应具有的责任感。②帮助个人和社区作出有益于健康的理智的决定和明智的选择。③激发社区对健康议题的重视,包括坚持消费者保护主义(consumerism)、鼓励广泛的参与、实行环境保护和疾病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们改变行为,而并非传播知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人们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自我效能感。②改善人们的行为,包括激发人们的健康意识、态度和动机。③开展健康传播,提高健康素养。④实施行为干预,消除行为危险因素。⑤组织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⑥开展健康相关行为的科学研究。
健康教育工作以项目形式开展时,其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步骤:调查研究(健康教育诊断)、设计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准备和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进程和结果进行监测与评价,也即行为危险因素评价、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和干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