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部的主要作用是蒸发脱除湿纸幅中的水分,同时完成纸页纤维间的氢键结合,提高纸页强度、增加平滑度和完成施胶等。出干燥部的纸页水分含量为5%~8%。
1821年,英国学者T.B.克朗普顿(T.B.Crompton)发明了蒸汽烘缸并获得专利。1833年,蒸汽烘缸在法国被使用。1840年,英国学者T.巴勒特(T.Barratt)在烘干部引入新鲜空气以改善干燥效果。1955年,在纸机烘干部开始使用气罩。1965年,合成干网首次用于纸机干燥部。
烘缸的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也是传质过程,烘缸中的蒸汽热量通过烘缸外壳传递给纸幅,加热纸幅使水分蒸发脱除。传热以对流干燥和接触干燥两种形式进行,传质以分子扩散、对流或湍流扩散和通风三种形式进行。造纸机干燥部主要由烘缸、干网或干毯、气罩或热风罩等组成(见图)。
随着造纸机干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效的强化干燥技术和装置,如高速热风干燥、穿透干燥、单网干燥。干燥部装备的不断革新,促进了造纸机的进步。随着造纸机的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高效传热传质功能、减少纸页颤动和断纸的新型干燥装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