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各个独立的子系统进行集成控制,确保集成后整套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本质上是在纵向持续深化、横向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为客户在产品级上提供技术标准匹配、技术接口完整、技术装备合理、工程造价经济的解决方案,所形成的航空制造机器人集成系统应是先进的、开放的、资源共享的。
航空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航空应用的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的问题。
航空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包含5个要素:①整体目标。熟悉相关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了解各项技术指标和验收标准,对整套航空制造机器人集成系统的组织结构、技术指标、研制周期等有清晰的了解。②技术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即从系统的角度,为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航空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的能力。③产品改进能力。对各家供货商提供产品的性能、技术指标应有全面的掌握,并能够对其性能进行适应性改进。④系统评价技术。能够对所提出的系统方案的性能及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匹配性兼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的评估。这些评估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⑤系统调试技术。为航空制造机器人系统调试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调试提供标准、内容、程序及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从方案设计开始,经过产品优选、施工、软硬件平台配置、应用软件开发,到售后培训、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服务,使用户能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