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航空 . 航空发动机 . 〔航空发动机试验与测试〕

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

/aero-engine flight test/
条目作者张立伟

张立伟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08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0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航空发动机在真实飞行条件下进行的各种试验。

英文名称
aero-engine flight test
所属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试验的目的是验证预先研究技术、基础性技术,或完成军用航空发动机通用规范要求的飞行试验任务,或完成《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3)的飞行试验要求。

飞行试验源于飞行器飞行试验。初期飞行试验的对象是飞行器整体,航空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装置一起进行飞行试验。随着飞行器更新换代,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开始作为独立的专业和部件进行飞行试验。发动机通过飞行试验解决了众多地面实验不能解决的复杂技术问题。中国在1987年发布的国家军用标准中对军用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要求进行了规定,成为发动机定型的必须环节;2002年发布了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飞行试验成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的必须环节。

航空发动机的预先研究技术、基础性技术,一般会选择成熟或已定型发动机作为基础,进行改进或改装,从而获得试验用发动机,再装机至飞行试验台(专为航空发动机试验而改装的试验平台)上进行研究性飞行试验,获取试验数据,最终证明技术的可行性或技术成熟度等级。

军用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是产品定型或鉴定的重要环节,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整试飞阶段,考核发动机的边界、极限和苛刻条件下工作情况,特别是测定风车特性、空中起动边界、喘振边界确定等飞行试验均属风险科目,会选择在飞行试验台或试验机(已定型或成熟飞机改装)上进行飞行试验,查明存在的设计缺陷,排除影响飞行的重大问题。鉴定试飞阶段,全面考核发动机的性能、功能、工作稳定性、飞机协调性、环境适应性。将发动机装至飞机上,根据型号规范制定试飞大纲,并据此组织开展飞行试验,完成全部试飞大纲内容,证明发动机满足预定的战技性能达标度后,实现发动机状态鉴定。定型试飞阶段,考核发动机作战效能、用户适用性、作战任务满足度以及质量稳定性等。小批量生产的发动机交付用户装备试验基地,完成作战试验大纲的全部飞行试验内容,证明发动机满足考核要求,实现发动机列装定型。

为了测量、记录航空发动机各种试验状态下的测试数据,需要采用专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试验参数多用机载传感器进行测量,在机载测量设备中记录;重要飞行试验参数可采用遥测系统,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进行处理,实现飞行试验实时监测,提高飞行试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未来飞行试验将更加追求环境的真实性,飞行载荷、飞机功率提取和进排气条件的试验效果,接近或等同于目标机型飞行结果;更加追求试验包线的宽广性,瞄准高超声速发动机、空天发动机的试验需求,系列化发展飞行试验平台;更加追求飞行试验测试的信息化,利用卫星、遥测技术、新型传感器、超级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测试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提升飞行试验的效果。

  • 张宝诚.航空发动机试验和测试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