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是机械、交通、能源、军工等工业领域中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齿轮传动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圆周速度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紧凑等特点。
用来加工制造齿轮的钢种总称。
齿轮是机械、交通、能源、军工等工业领域中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齿轮传动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圆周速度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紧凑等特点。
航空齿轮钢按合金类型可分为低合金齿轮钢、中合金齿轮钢和高合金齿轮钢等。①低合金齿轮钢。合金元素含量不高于5%。低合金齿轮钢包括渗碳钢12CrNi3A(中国)、10Ni3CrMoA(中国,美国AISI 9310)、16Ni3CrMoA(中国,法国E16NCD13)、18CrNi4A(中国,意大利18NC16)、14CrMnSiNi2MoA(中国)、8620H(美国,中国20CrNiMoA)、18Cr2Ni2MoA(中国,德国18CrNiMo7-6),以及渗氮钢32Cr3MoVA(中国,法国32CDV16)、38CrMoAlA(中国)等钢种。②中合金齿轮钢。合金元素含量5%~10%。中合金齿轮钢包括12Cr2Ni4A(中国)、20Cr2Ni4A(中国)、18Cr2Ni4WA(中国)、16Cr3NiWMoVNbA(中国,俄罗斯16Χ3НВФМБ-Ш)、10CrNi2Mo3Cu2SiV(中国,美国Pyrowear 53)等钢种。③高合金齿轮钢。合金元素含量高于10%。随着齿轮承载能力和耐温性要求的提高,高合金齿轮钢得以发展,而且抗氧化、耐腐蚀等也成为高性能齿轮钢的重要性能指标,发展了C61(美国)、C64(美国)、CSS-42L(美国)、C69(美国)、M50NiL(美国,中国G13Cr4Ni4Mo4V)、Pyrowear 675(美国)等钢种。齿轮钢按不同表层硬化方法还可分为渗碳钢和渗氮钢。其中,渗碳钢采用渗碳、碳氮共渗方法获得表层高(超高)硬度和心部强韧性的配合,渗层深,塑性和韧性较好,可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上述大多数的低合金齿轮钢、中合金齿轮钢和高合金齿轮钢都是渗碳钢。渗氮钢主要采用渗氮或氮碳共渗等方法获得表层超高硬度,耐磨性能好,但局限于渗层浅,不能承受过高的冲击载荷。
航空齿轮钢的发展,按照回火及使用温度可划分为三代。每一代齿轮钢的性能指标各有不同。
主要是低合金渗碳钢,150~200℃回火,渗层硬度58~62洛氏硬度(HRC),使用温度不超过150℃,占齿轮钢种的大部分。常用航空齿轮钢,如12CrNi3A、12Cr2Ni4A、18Cr2Ni4WA、16Ni3CrMoA、16CrNi4MoA、18CrNi4A、20CrNi3A等都属于第一代齿轮钢,通常渗碳淬火并经低温回火后使用。第一代齿轮钢的表层硬度、心部强度和耐热性较低,主要用于制造多种涡轴、涡桨、涡喷发动机和直升机减速器齿轮。
主要包括16Cr3NiWMoVNb、M50NiL、Pyrowear675等。16Cr3NiWMoVNbA含较多碳化物形成元素钼(Mo)、钨(W)、钒(V)、铌(Nb)等,提高了钢的回火抗力和热稳定性。该钢渗碳后经过淬火和中温回火,表面硬度达到59~62HRC,心部抗拉强度1428兆帕,屈服强度1215兆帕,断裂韧度(KQ)127兆帕·米1/2,使用温度可达到300℃,具有较好的表层硬化、心部强韧化和耐热性能,已用于制造АЛ-31Ф等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中的齿轮。M50NiL钢渗碳后经过淬火和高温回火(530~550℃),表面硬度达到60~64HRC,心部抗拉强度1396兆帕,屈服强度1181兆帕,断裂韧度56兆帕·米1/2,可在316℃以下使用。Pyrowear 675钢是一种渗碳不锈钢,渗碳后经淬火和510℃回火,渗层表面硬度达到63HRC,心部抗拉强度1276兆帕,屈服强度1062兆帕,断裂韧度(KQ)138兆帕·米1/2,使用温度可达到375℃,接触疲劳寿命是M50NiL的2.5倍。上述齿轮钢具有较好的表层硬化性能和接触疲劳性能,亦可用于航空轴承制造。
主要包括CSS-42L、C69、C61和C64等,经过渗碳、淬火和高温回火,借助二次硬化作用进一步提高渗层硬度和心部强度。其主要特点为渗层硬度和心部强度高,使用温度达到400℃以上,可用于重载高速齿轮。20世纪90年代美国研制了不锈渗碳齿轮钢CSS-42L,经渗碳和最终热处理后,抗拉强度1764兆帕,屈服强度1200兆帕,断裂韧度113兆帕·米1/2,渗碳表面硬度达到65~68HRC,使用温度可达到427℃。C69钢中Co含量高达28%,沉淀硬化效果显著,渗碳表面硬度达到65~67HRC,心部抗拉强度1622兆帕,屈服强度1346兆帕,断裂韧度较低,仅44兆帕。C61钢渗碳并最终热处理后,心部达到超高强度水平,抗拉强度1655兆帕,屈服强度1551兆帕,断裂韧度143兆帕·米1/2,但渗层表面硬度较低(60~62HRC)。C64钢的渗碳表面硬度为62~64HRC,心部抗拉强度1579兆帕,屈服强度1372兆帕,断裂韧度94兆帕·米1/2。上述钢中CSS-42L和C69具有优越的表层超硬化性能和耐磨性,亦可用于轴承制造。
齿轮服役环境恶劣,承受拉-压交变应力、剪切应力、冲击动应力等复杂应力以及温度、腐蚀介质作用等。齿轮零件失效机理复杂,有多种可能的破坏形式,如齿面磨损、胶合、锈蚀、疲劳剥落、断齿等,要求齿轮钢具有优良的表层硬化性能、高的强韧性和淬透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较好的工艺性能等。同时,根据服役条件还要求有较好的耐蚀性能。随着齿轮传递能量及速度的增大,啮合表面温度随之升高,对齿轮钢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齿轮钢对冶炼工艺的要求与轴承钢一样苛刻,需要严格控制钢中的气体和杂质元素的含量,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形态及分布,以及碳化物尺寸和均匀性等。齿轮钢冶炼有电弧炉熔炼、炉外精炼、真空感应(VIM)、电渣重熔(ESR)、真空自耗(VAR)和双真空熔炼(VIM-VAR)等工艺。航空齿轮钢对纯净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采用双真空熔炼。有特殊要求的齿轮钢,还需要采用电炉初炼和炉外精炼进行原材料提纯,以提高纯净度。
为了满足中国航空齿轮提高承载能力、使用温度、耐久性和结构减重等的迫切需求,航空齿轮钢不断向表层超硬、心部超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等方向发展。2015年以来,中国研制了新一代超强耐热齿轮钢(CH2000),经渗碳和最终热处理后,抗拉强度2030兆帕,屈服强度1825兆帕,断裂韧度达到117兆帕·米1/2,渗碳表层硬度达到66HRC以上,使用温度可达到450℃。上述齿轮钢优越的表层超硬化性、强韧性、耐热性和耐蚀性,亦可满足重载高速轴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