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在地面上按一定的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导线点),将相邻点连成直线而构成折线形状,在点上设置测站,依次测定各折线边(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导线角);根据起算数据,利用近似平差法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图根导线
当已有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以等级控制点作为起始点,所布设的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或支导线。
- 英文名称
- mapping traverse
- 所属学科
- 测绘学
布设灵活,要求通视方向少,边长直接测定,精度分布均匀,适用于隐蔽、通视条件不好的地区,如城镇、植被茂密的山区等。随着电磁波测距仪的出现,作业更加迅速,精度随仪器的改进而越来越高,电磁波测距导线得到广泛应用。图根导线测量的缺点是控制面积小,检核条件少,方位传算误差大。
图根导线按照布设形式可以分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其中附合导线的应用最广泛;按照测距方法可以分为电磁波测距导线、视差导线、视距导线和经纬仪导线等,主要以前一种方法为主。
又称环形导线。起闭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由一已知点出发,经一系列导线点仍回到原来出发的已知点,其路线形成闭合多边形。闭合导线有3个多余观测量,本身存在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较强的检核作用。
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由一已知点出发,经一系列导线点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如果两个已知点上都有已知坐标方位角的方向(起算边),则称为双定向附合导线,双定向附合导线有3个多余观测量;如果只有一个已知点上有已知坐标方位角的方向(起算边),则称为单定向附合导线,单定向附合导线有2个多余观测量;如果两个已知点上都没有已知坐标方位角的方向(起算边),则称为无定向附合导线,无定向附合导线有1个多余观测量。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使用无定向附合导线。
又称自由导线。由一已知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由于这种导线仅一端有已知点,没有多余观测条件,当观测量发生错误就无法进行检核。在实际作业中,对于支导线应限制其导线点数。
图根导线选点应注意的事项包括:①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硬、稳定的地方,以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②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以助于进行碎部测量或加密及施工放样。③导线各边的长度应按规范规定尽是接近平均边长,且不同导线各边长不应相差过大。导线点的数量要足够,以便控制整个测区。④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
扩展阅读
- 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