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中型游泳虾类,体表大多有暗褐绿色斑纹,俗称青虾。全世界有24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非洲、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的内陆水域。中国已发现39种,常见的是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养殖引进种),在各地均有分布;海南沼虾分布于长江以南的通海湖泊、河流及河口区。此外还有粗糙沼虾、细螯沼虾及云南沼虾等。
沼虾属
十足目长臂虾科的一属。
- 拉丁文名称
- Macrobrachium
- 目
- 十足目
- 科
- 长臂虾科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体长一般为50~100毫米,最大的种为罗氏沼虾,雄性体长可达400毫米。体表大多有暗褐绿色斑纹。头胸甲发达,额角侧扁,上下缘有锯齿,具有肝刺、触角刺而无鳃甲刺,有一鳃甲沟。第四胸节腹甲有中央突。大颚有触须。第二腹节侧甲覆盖于第一、三节侧甲外面,后部腹节较细小。第一触角有3条触鞭。第一、二对步足具螯,腕不分节,捕食和御敌;第二对步足的螯特别强大,雄性的更长、大,甚至可达长2倍。第三、四、五对步足爪状,用于爬行。腹肢具内附肢,能将左右内肢连在一起,便于游泳。雄性第一腹肢无内附肢。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区,偶有在温带地区的,主要生活在池沼、湖泊或河流等淡水中,有些种也分布于河口半咸水域,个别种(如等齿沼虾等)能栖于低盐浅海。杂食性,喜食小型动物或其尸体,也食水生植物或有机碎屑。
罗氏沼虾和海南沼虾等种的幼体阶段必须在含盐的半咸水中生活才能发育变态,说明它们是自海水中进化而来的,幼虫阶段与成体不同,不能适应纯淡水环境生活。罗氏沼虾在24℃以上的水温环境中才能迅速生长。沼虾刚孵化的幼体是原溞状幼体,经几次蜕皮变为仔虾。在中国,华北常见的仅1种,即日本沼虾,夏初开始产卵繁殖。在长江流域、江南及西南各地种数增多。春季开始繁殖,4~11月均可见抱卵雌虾。5月孵出的仔虾生长迅速,两个多月即可达性成熟而开始产卵。
淡水经济虾类中重要的一类,中国产量最大的是日本沼虾,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产量较大;东南沿海各通海湖泊河流中则以海南沼虾为最多;山溪中常见的经济种为粗糙沼虾。这几种都能进行人工育苗和养殖。
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养殖种是罗氏沼虾,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区的淡水水域,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养殖成功以来,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养殖。另外,个体较大的有在南亚常见的马氏沼虾,体长可达230毫米;美洲的美洲沼虾体长可达250毫米;大臂沼虾在美洲产量大,体长可达233毫米;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常见的刺尾沼虾体长达166毫米。它们不仅为捕捞对象,也都已进行人工养殖。
扩展阅读
- NEW M B, VALENTI W C, TIDWELL J H, et al.Freshwater prawns: biology and farming.Oxford:Wiley Blackwell,2010.
- ZHENG X Z, CHEN W J, GUO Z L.The genus Macrobrachium(Crustacea, Caridea, Palaemonidae)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the Zaomu Mountain Forest Park,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ZooKeys,2019,866: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