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航天 . 〔航天员生命保障与航天医学〕 . 航天员 .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

/astronau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条目作者黄伟芬

黄伟芬

最后更新 2022-12-27
浏览 288
最后更新 2022-12-27
浏览 28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载人航天航天员进行选拔与训练的过程。

英文名称
astronau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所属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载人航天计划的驱动和牵引,与各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目标、任务、规模、科技水平、国民经济实力息息相关。选拔与训练的项目、内容、方法和标准也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飞行技术状态的变化、飞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航天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航天员任务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拥有独立完整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体系。

包括预备航天员选拔飞行乘组选拔。①预备航天员选拔。从其他职业的申请人中选拔出那些达到选拔标准、取得参加训练资格的预备航天员的过程。②飞行乘组选拔。从合格的航天员中为某次航天飞行任务选拔出最佳飞行乘组的过程。

选拔标准主要根据航天飞行任务、飞行时间、载人航天器及其装备、航天飞行环境因素对人的要求制定。一般包括对候选者的基本条件、身体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储备与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航天员、不同载人航天器的航天员和担负不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有不同的选拔标准。如医学选拔标准分为三级:指令长和驾驶员Ⅰ级(最高);任务专家与飞行工程师Ⅱ级(次之);载荷专家Ⅲ级(最低)。

航天员选拔是优中选优的过程。选拔过程中需充分重视候选人的全面综合素质,并考虑其身心的储备能力和潜力,排除潜在问题。

航天员在执行完一次航天飞行任务后,若要执行下一次任务,必须重新参加飞行乘组选拔。

航天员训练的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培训(载人航天技术基础、生理解剖基础、航天医学基础、航天心理学基础,以及英语、俄语、中文与其他人文类课程等)、体质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超重耐力与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机飞行训练、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等)、航天专业技术训练(航天器技术训练、交会对接技术训练、出舱活动技术训练等)、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正常飞行程序、应急与故障飞行程序、全程序任务模拟训练等)、航天员心理训练(心理放松训练、心理表象训练、心理相容性训练等)、航天员救生与生存训练(紧急撤离训练、着陆出舱训练、生存训练、回收与营救训练等)和大型联合演练(人-船合练、人-船-器-地合练、全系统发射演练)等八大类百余科目。

图1 航天员交会对接技术训练图1 航天员交会对接技术训练

图2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训练图2 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训练

一般对不同类型、不同航天器和担负不同实验任务的航天员有着不同的训练要求,主要表现在训练科目、内容、学时、要求、考核标准等方面。

不是每一个受训者都能完成所有的训练任务成为合格的航天员,也不是每名航天员都有机会参加航天飞行。

预备航天员的训练周期一般为4年左右。训练通常分阶段实施,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训练的重点和要求不同、训练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体质训练、心理训练及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会贯穿训练的全过程。航天员训练的周期较长,训练项目和内容很多,训练强度较大、难度较高,有的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航天员训练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航天员不仅在飞行前要进行训练,在飞行中也要进行复习性、维持性、临时性、新增的、地面无法真实操作的任务等相关训练。航天员在完成航天飞行之后还要继续训练,为参加下次飞行做好准备。除进行一些维持性和复习性的训练外,训练项目和内容主要是根据飞行任务的需要安排。此外,航天员也会被安排做一些技术工作,但是不管做什么,对航天员来讲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训练。

面向空间站长期飞行及深空探测任务,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发展将更加关注潜在性疾病筛查、个人创造潜力评价、个体与飞行任务匹配性评价、乘组相容性及协同配合能力评价与训练、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评价与训练等问题。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