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涉及的检验对象主要包括各种食品,如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坚果及种子、肉及肉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食糖、饮料、酒类、糖果、冷冻饮品以及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类等。检验内容主要包括食品的感官检查、物理检测、营养成分检验、食品添加剂检验、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检验、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检验、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验、食品掺伪检验以及化学性食物中毒快速检验。
在食品理化检验时,一般首先要进行感官检查和物理检测。感官检查即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对样品的性质或特征进行检查,用以快速评价样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口感等。物理检测即是对反映样品物理特性的指标进行检验,如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和旋光度等。营养成分检验主要检测食品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灰分和必需元素等。食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检验主要包括有害元素、农药和兽药残留、霉菌毒素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苯并(a)芘等的定性定量检测。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检验主要进行浸泡实验,采用适合的试剂对容器和包装材料进行浸泡,测定浸泡液的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重金属、未完全聚合的单体和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的各种低分子辅助剂等。食品掺伪检验主要针对某些食品可能的非法添加物进行检验,如乳及乳制品的掺水、掺胶体物质;酒类的酒掺糖、掺水、勾兑等;食用植物油中掺入廉价油脂和非食用油脂等;调味品掺入非食用色素等。当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时,需要采用快速检验方法对可能的毒物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此外,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即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在理化监测部分主要涉及元素、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内容。